第64章 064王妃(第3/4頁)

經濟基礎和兵權一樣重要。

老百姓眼下只求吃飽飯,官員考錄和科舉的相關政策,隨後會頒布出去。那些還繼續跳,想恢復往日風光想復國的人,收拾一次不停那就收拾兩次。

……

青樓姑娘堵衙門鬧事之事天黑前全部解決。慫恿唆使鬧事的幾個老鴇,還有之前經營青樓的商戶、權貴,全部打入大牢,罰沒所有家產。

被利用的姑娘也受到懲戒,被關進禁閉院,拘押十日。

蓮心從外省回來看了一遍上京青樓的姑娘,一個沒要,反而要了收容院內剩下的孩子。

“上京青樓的姑娘為何不要,識字人數比其他地方的要多,有些沒淪落青樓之前還曾是官家小姐。”元錦對她的選擇頗為意外。

“陛下,屬下管的官員風紀司,所有人必須接受嚴苛的體能訓練,學習律法、新政、學習如何監管這些官員。”蓮心的火氣沒忍住,“可你不知道,上京這些從青樓出來的姑娘,有多煩人。”

她說完,緩了緩呼吸,將自己去選人時那些姑娘的反應一五一十的告訴她。

上京青樓的姑娘們,嘴上說她們賣藝不賣身,實際上老鴇下令想不賣都不行,最多是讓她們挑一挑順眼的客人。就這一點,她們居然覺得找個人嫁,都比進什麽訓練營好。

不僅如此,還有出身不錯的,罵她不就當個女官有什麽了不起。她伺候過的達官貴人比比皆是,王爺見到她都得給幾分面子,讓她去受苦訓練,做不到。

這些年,他們禁掉的青樓有上百家,但凡是從青樓出來的姑娘,有了身份牌可以自己立戶,都感恩戴德。

只有上京的這些姑娘,一個個把自己當成了主子。

“說這些話的姑娘,是延春閣出來的吧。”元錦聽她嘮叨完,唇角彎了彎,“不要便不要,她們如今已是自由人,想做什麽隨她們的意,跟民政署說一聲,若她們當中有需要幫忙的,盡量提供幫助。”

延春閣是上京最大的青樓,年紀最大的姑娘也就十八歲,小的十一歲。

她們的待遇和其他青樓的姑娘不同,看不上民政署安排的工作也正常。上京這裏畢竟是剛剛開始取締青樓,禁止賣.淫,她們手裏多少都有點傍身的銀子。

時間長了就該知道,沒有一技之長,活著是件不容易的事。

“確實都是延春閣的姑娘,其他青樓的姑娘都是延春閣挑剩下的,已接受安排到我們開的鋪子、作坊去工作。”蓮心無奈攤手,“我竟不知,青樓也分高低貴賤。”

若非跟著大小姐做事,她真不知這世間樣樣人都有。

“正常,以後你會看到更多不想看的人。”元錦將她無語的樣子收進眼底,禁不住又笑,“去吧,孩子們上課的用的課本我已準備妥當,好好教導他們。”

蓮心領命退下。

蓮心手裏有將近一千的人,大部分都是從青樓解救出來的姑娘,她們到各處開店收集訊息。同時也能監管各地的官員。

此前這支隊伍在暗處,現在成了監管官員的官員風紀司,擺到明處,也是她向手下表達誠意的一種手段。

其實宋雲策手裏還有一支隊伍,她這裏有具體的名單,替換更叠他都會跟自己報備。

她沒打算弄個東西廠出來,讓官員日夜難安風聲鶴唳,故意不說算是一種無形的震懾。

明暗兩股勢力交替,可以在剛立國的這段時間裏,讓所有培養提拔起來的官員,不敢有二心,也不敢有糊弄她的想法。

只要能穩住十年,華夏的官場生態、教育體系、意識形態就能成型。

……

國中大事基本定下,官員錄用考試的日期也定了下來。

所有考題,由各司聯合出題,最後交由教育司審定、送交元錦終審。這是華夏立國後第一次官員錄用考試,跟科舉是分開的,各省的考生可在本省本府州縣考試,無需赴京不限男女。

考試時間是三天,每天要考的科目都不同,考完可以回家,無需一直待在考試院。

這是以往從來沒有過的模式,舉國上下都極為震驚、不解。

坊間甚至傳聞,這是新帝為了安插自己人手,故意弄出來的一場徒有其表的考試。

還說讓女子當官,注定會滅國。

“趙元錦她實在太過分了,竟然不許前朝貴女參加官員錄用考試。”趙淑蘭穿著一身布衣,坐在祖母床邊抱怨,“祖母,你能不能托人給她帶話,我女兒自小讀書識字,讓她也去考試。”

老夫人垂眼不語。

自大孫女稱帝,她至今未有見到她,托人帶話怎麽托?

“算了,我看她就沒把你當祖母。”趙淑蘭越想越氣,嘮叨一通悶悶不樂地離開趙家。

將軍府的牌子撤了,宅子縮小了,他們現在只是趙家,不是新帝的娘家也不是將軍的親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