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零章 左輪槍(第2/3頁)

即便是神機營打造的‘符文燧發線膛槍’與‘野戰滑膛炮’,也是內嵌銅胎,外裹鋼鐵。

當然他們使用的青銅與鐵,都是特殊的工藝與配方。

李軒聽了之後就哭笑不得,心想朝廷自然是想印多少銀元就能印多少,吃虧的卻是我家‘神器盟’啊。

他這也算是搬石頭砸自家腳了,從新年之後開始,戶部就開始拿‘銀元’來支付神器盟的賬單了。

朝廷明旨詔誥,維新銀元當銀一兩,神器盟不能不認。

可李軒當初設定銀元成色的時候特別心黑,銀元裏面的銀只有七成五,其他兩成五都是鋁與銅。

然後當戶部給神器盟支付銀錢的時候,李軒就感覺特別的別扭。

感覺是自己薅了自己的羊毛,他與冷雨柔還不能不認,如果連神器盟都不認朝廷的銀元,那麽這銀元哪裏還有通行天下的可能?

不過短時間內,冷雨柔是不打算再接朝廷訂單了,她準備先將手裏的上千萬枚‘銀元’花出去再說。

否則這生意怎麽看都是虧——

何況神器盟現在的產能,李軒另有用處,而且十萬分的火急。

李軒嘆了口氣:“少傅大人,帳可不是這麽算的。如果少傅有暇,或可讀一讀本王寫的《政論》。”

其實是亞當·斯密《國富論》的古文版本,不過李軒沒有照搬。

他認為《國富論》裏面有許多不對的地方,不能完全走資本主義那一套。

還有一些理論在這個時代不合時宜,甚至驚世駭俗,所以在言辭中稍加修飾了一番,甚至是直接省略了。

“少傅大人如果讀懂了,就可知這錢幣不可濫發,否則這錢就會越不值錢,昔日大晉寶鈔之所以貶值到一文不值,就是因朝廷濫印濫發之故。而錢幣貶值,也不利於新幣發行,終究還是百姓受累。”

李軒的想法是在這三年內,將朝廷的銀元發行量限定在兩萬萬元,各種幣值的鋁幣則是總計四萬萬元左右,由此保持民間對新幣的饑渴。

雖然朝廷已經明旨詔誥,說是要在三年之內廢除銅錢與銀兩,可李軒知道以大晉現在的交通條件,是不可能做到的。

這封詔書只是為制造民間的緊迫感,幫助他們發行新幣。

等到三年之後,民間適應了銀元與鋁幣,這套貨幣體系就可以穩定下來。

少傅於傑的臉色,頓時就微微一沉。

他自然拜讀過李軒的《政論》,也驚嘆於李軒的才華,更知錢幣濫發,對天下百姓沒有好處。

可他一來認為以神器盟的體量,完全可以吃下這筆錢;二來他之所以這麽急於將十團營與五軍營全數武裝,是有其緣由的。

“我聽監國長公主說,郡王殿下認為今年蒙兀人與我朝必有一戰?”

“是有此事。”

李軒神色淡淡:“這不是顯而易見?今年天寒地凍,蒙兀人不南下的話,這日子可就難過的很。也先忍了第一年,忍不了第二年。他若不來,這瓦剌大汗的位子就坐不穩當。”

也先這個瓦剌大汗,蒙兀國師,其實就比部落盟主強一點。

此人的戰略決策,必須在很大程度上考慮眾意。

當草原上的大小部落都有了南下搶一波的想法,即便也先再怎麽不願,也必須遵從部眾們的想法。

“——何況他若不能再取得一場類似土木堡一樣的大勝,又如何能重建威望,幫助他篡奪大位,成為全蒙兀的大汗?

我聽說去年四月也先退回草原之後,一直都沒有立新的蒙兀大汗,韃靼瓦剌二部之政,悉由其決。可這終究是名不正言不順,草原當中有許多人心存不滿。”

於傑不由微一頷首,他認同李軒的判斷。

一年前李軒雖然大勝蒙兀,生擒脫脫不花。可當時參與此戰的,基本都是韃靼部與朵顏三衛。

那些瓦剌人部族不是很服氣,他們認為晉人之勝,更多是因脫脫不花這個大汗的愚蠢,是晉人取巧所致。

這些瓦剌人,還沒領教過全火槍戰法的威力——

“以於某猜度,這必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戰,也先一定會全面動員,規模也必定遠超於去年的大同之戰。可也先深悉兵法,他絕不會與我軍決戰,必定是以四面侵襲,迫我分兵為主。”

於傑面色凝冷:“如果沒有三十萬火槍兵,我們如何保障城墻之外那麽多的新建衛所,還有那些投靠我朝的牧民?”

如果這一戰,大晉只是防禦,那麽長城之內應該是能安然無恙的。

可長城之外的態勢,又將回到一年之前。

於傑不到不得已,絕不能接受這大晉的新復之土,又從他手裏失去。

“所以我讓神機營與十團營都操演騎術,準備將他們當成騎馬步兵使用。屆時他們的機動力,應當不在蒙兀鐵騎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