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六章 大帝之路從羊雜湯開始

寒冬臘月,遼東一帶已經遍地銀裝素裹。

在本溪城東的七裏屯,王三貴一大早就借助一架人力拉拽的雪橇,將一根長達十丈的赤松樹拖回到了七裏屯。

此時的王三貴已大汗淋漓,可接下來他又與附近迎過來的幾個青壯漢子一起將這赤松卸了下來。他們合力將之劈成了一塊塊粗達一指的木板,放在了一間造型奇異的石屋外面烘烤。

這‘石屋’的造型很怪異,像是一個間半圓形的灶台,裏面燃燒著熊熊大火,外面則熱焰逼人。

在處置完這根赤松樹之後,王三貴才閑了下來。

此時恰值正午,他從工頭那裏記了賬,然後擦著汗水,滿面紅光的往建於七裏屯中央的大木屋走去。

那邊是七裏屯的食堂,在他們這些移民的田地有產出之前,都會在這個大食堂裏面就食。

王三貴也是移民當中的一員,他原本是山東人,家在青州府益都城左近,是家中的第三子,所以叫王三貴。

就在今年十月的時候,王三貴家中的十畝粟田也因幹旱之故收成暴跌,收獲的粟米只有往年的七成。

這令整個王家七口人都憂心忡忡,他們家中統共才十五畝田,其中十畝粟米,五畝高粱。以現在的收成,在交了朝廷的稅賦之後,最多還能余下二十石左右。

這點糧食,是無論如何沒法讓他們一家撐到明年了。

往年家中的幾個青壯,還會去城中打零工賺錢補貼家裏。可今年不知怎的,雇用短工的人極少,工錢也被壓得極低。

更雪上加霜的是,家中的老二王二貴已經與村尾的馬家定親,約好了明年初春娶人過門。可照這情況下去,他們連彩禮錢都湊不出來。

恰好當時朝廷在地方募人前往屯墾,王三貴一咬牙,就跟著那位在益都城附近募人的衛所百戶來了遼東,然後被分配到了七裏屯。

最初他的心情是很忐忑的,大晉募民填邊已不止一次了,可哪一次能有好結果?

最終這些移民累死,凍死,餓死不知凡幾,讓百姓都畏之如虎。

何況人都眷戀鄉土,如果不是不得已,誰會千裏迢迢,背井離鄉的去陌生環境討生活?

可結果到七裏屯之後,王三貴才發現這邊的情況遠比他想象的好。

朝廷竟在沿途中給他發了兩套棉衣,兩對皮靴用於禦寒。

到了七裏屯之後,這邊也提前做好了大木屋給他們住。雖然王三貴得與二十幾個人擠在一起,每日屋裏的氣味難以言喻,可這些大木屋下面都有著‘火炕’這種新奇的玩意。每日都燒著火,睡在上面暖洋洋的。

明明遼東的冬天比山東更冷,王三貴反倒感覺本溪城這邊更暖和。

除此之外,朝廷給他分發了五十畝田,還有各種農具。

當然這些東西與那些棉衣一樣都要錢,王三貴需要在這邊勞動數年,直到把賬還清了,這些東西才能真正屬於他。

王三貴來的時間其實有些晚了,朝廷在九月時就開始遷民填遼。

那些來得早的人,還能在朝廷分配的五十畝地裏面種植一季冬小麥。

東北氣候寒酷,一到冬天,土地大多都會被凍住。不過本溪城附近的氣溫還好,還是可以種植冬小麥的。

王三貴私下裏也在後悔,怎就沒早下決心?否則明年他就可以收獲一季小麥。

那雖然都是生田,可在燒荒之後,其實土地非常肥沃,收成是很高的。

最終王三貴只能在當地屯田千戶的指示下,將一種黃褐色的塊莖埋在土裏面,然後在土層上面,再覆蓋上一層厚厚的稻草用於保暖。

據說那種塊莖叫‘土豆’,或是‘汾陽薯’,王三貴以前從沒見過,也不知它們最終的收成。

王三貴甚至沒費心思去理會,他現在除了每隔一日,在那些土豆田裏面燒幾個火堆之外,都沒怎麽去管。

只因在臘月之後,七裏屯的所有青壯就被屯田千戶指使,在附近大肆伐木。

在東北,最適合伐木的天氣就是冬季。一來天冷幹燥,木質易於砍伐;二來雪地也容易運輸,只需制作個簡易的雪橇,或者直接澆水,制做一個冰溝就可以。

這些木材一部分被他們用於制作房屋,一部分用於打造七裏屯的寨墻,還有很大一部分被出售給木材商人。

而七裏屯的幾位大人,包括屯田千戶,屯田僉書,屯田斷事官等等竟非常公道,讓他們幹活之後還有工錢。

王三貴每天幹活都有工錢,一天下來能夠賺一百多文。

這些錢雖然沒法到手,必須拿去抵扣欠款與飯錢,可王三貴依然幹勁十足,他感覺這日子很有奔頭。

據說這次主持遼東屯田的,正是當朝輔政大臣,五軍大都督,生擒蒙兀大汗脫脫不花的汾陽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