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理學護法

李軒在那位國子監助教帶領下,來到明經堂的時候,發現這偌大的堂內,竟然匯聚著數千監生學子。他們不但將整個殿堂塞得滿滿當當,甚至連門外的台階下都擠滿了人,無不都是肅容端坐,凝神傾聽。

堂中則有兩位中年儒者,正與兩位國子監司業在激烈爭論,而位於上首處的權頂天,則是一臉的頭疼之色。

在這裏等候的國子監丞見狀,不禁大喜過望,當即給李軒強開出一條路。引導他往裏面走。

而當李軒走入門內的時候,旁邊的眾多監生,都不禁神色疑惑的對他側目以視。他們想即便南直隸那些小有名氣的名儒,都難有這待遇。

上方的權頂天,在望見李軒到來之後,卻是神色一松。

李軒沒有依國子監丞之言走過去,他在龍睿與王靜二人邊上坐了下來。

“這是怎麽回事?”李軒一邊聽那幾位儒者議論,一邊詢問究竟。

龍睿本是聽得入神,聽到李軒的話音之後,他才發現李軒的到來。

龍睿很奇怪李軒為何會出現在這裏?就他的了解,李軒可不像是對儒門辯經感興趣的人。且這個時候,外面可是人山人海,閉塞不通。

龍睿不禁奇怪的看李軒:“謙之,你是怎麽進來的?”

“當然是被人請進來的,監丞帶的路。”李軒開始傾聽著堂上幾個大儒辯論,隨口應付著:“你還沒答我,這是怎麽回事?”

而旁邊的龍睿與王靜,則面面相覷了一眼,各自都眼現疑惑之意。

監丞帶的路?怎麽可能?

國子監丞雖只是從六品下,卻掌判監事。在祭酒與司業不理庶務的情況下,這位就是國子監事實上的主官。

這位會給李軒帶路?

此時在他們對面。那位‘江左表率’甄煥鬥也發現李軒的身影。他的眼中,頓時現出熾熱之意,可隨後這位的臉上,同樣是迷惑不已。

“真不知監丞大人,為何會親自將他引入明經堂?”甄煥鬥的師弟奚漢卿,也很奇怪的問:“為何要帶一個武夫進來?”

甄煥鬥頓時就眉頭大皺,心想這位仁兄有那樣高深的學問,有那樣精純的浩氣,怎能以武夫視之?

“確是讓人費解。”褚文也很不解:“我看監丞大人對他,竟是畢恭畢敬。可要說他們二人的官位,也是相當,都是六品。”

就在這三人惑然不解的時候,龍睿正為李軒解釋:“是學術爭端,之前的書試中,有考過一個明法題,一寡婦想改嫁,遇家人阻撓,她便向官府呈書,說‘豆蔻年華,失偶孀寡。翁尚壯,叔已大,正瓜田李下,當嫁不當嫁?’,題目問我等該當怎麽判?”

李軒愣了愣,然後就問:“你們是怎麽寫判詞的?”

“當然是嫁。”王靜神色淡然:“十三歲的年紀,就讓人活守寡,是什麽道理?又有如狼似虎的翁父與小叔,如不改嫁,只怕日後更有不忍聞之事發生。”

“我的判詞也是這麽寫的。”

龍睿點了點頭:“也被祭酒他們判了高分,可這幾位南京城的大儒卻看不下去。說虞子與虞子之師‘伊川先生’陳頤都說過:‘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揪著這一點,與老師他們打擂台。”

李軒心想我草,心想才十三歲的年紀就逼人當寡婦,這群士大夫也未免太變態了。

可他知道,這才是這個時代的常態,江含韻與薛雲柔這些女孩能夠憑家世,憑強橫的術武修為掌握自身的命運。可世間絕大多數女子,都只能仰賴她們的丈夫與父兄。

“還有後面的時文,這次的題目是‘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王靜繼續道:“虞子曾說,義利之說,乃我儒者第一義。可堂中的德雅居士方明,還有敬園先生孔修,卻不認同國子監的評判結果,說我二人之所以能在書試中名列前茅,是因我們老師私相授受。又說我們通篇都是歪理學說,就該當場黜落,以儆效尤。而非是將我們的文章列入前三,蠱惑人心。

他二人一個是致仕的前吏部侍郎,一個是前翰林侍講,是南直隸卓有聲望的大儒,故而便是我老師,也不能不慎重以對。”

龍睿則是冷笑不已:“這兩位說虞子的教誨,是‘存天理,滅人欲’,認為義與利是對立的,理與欲也是對立,認為利與欲為萬惡之源。

可我二人則推崇董夫子的言論‘心不得義不能樂,體不得利不能安’,我等儒人求名求望,說到底這不也是利的一種?我二人又認為天理不能離欲而獨立,凡事為皆有欲,認為這才是虞子的真意。”

李軒已經大致聽明白了,堂中的五位大儒分為兩派。

其中的方明與孔修為一派,認為王靜與龍睿的判詞,會敗壞社會風氣,又認為君子該是恥於言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