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又是菲獎年

3月份,華夏的會議,吸引了全國的目光,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這就是大國影響力覆蓋整個世界,哪怕它再三生命,絕不稱王稱霸,決不搞過去不斷上演的那一套,和平的讓人難以置信。可是塊頭擺在那裏,占世界經濟超過25%,一舉一動都影響著世界經濟,沒有人可以忽略華夏,自然而然,華夏的會議也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

而在這個特殊的時期,華科院、工程院也各自召開了特殊會議,在這一年將審查著關於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名額。

華夏科技界有一個很符合華夏國情的體系,而國家重點實驗室就是其中一個非常的標志,它代表著領頭人的學術地位,也代表著在領域的話語權。

畢竟國家重點實驗室,不管是經費還是設備、科研人員數量和質量,基本上相當於一個獨立的研究所了。從以前的慣例來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架構通常是,領頭人是院士,院士下面會有幾個長江學者、傑青級別的教授,他們是小領頭人。每個長江學者、傑青的小領頭人帶一個科研團隊,其中的骨幹是年富力強的副教授、中青年教授。

團隊裏的副教授、中青年副教授根據個人的專業方向,組建不同的課題研究小組。課題研究小組裏面幹活的是博士後、博士、研究生,可以理解為打工的。

可以看到的是,一個非常健全、等級森嚴的體系,而想要有話語權,絕不是成為博士、博士後,而是至少要從萬人之中殺出一條血路來,成為長江學者、傑青!

長江學者、傑青,又可以被視為院士的儲備,鮮少有學者直接跳過長江學者、傑青就被評選為院士的。

所以能夠從千軍萬馬之中殺出來,成為院士的,毫無疑問都是具有真才實學,特別是隨著一大批老科學家們與世長辭,轉職行政方面的都辭去院士之後,新生代的院士們其實質量上更高,每一個不管是在學術上的造詣還是做出的成果,都是無可挑剔的。

畢竟在這麽激烈的競爭下,但凡你有些瑕疵,行內人就會進行舉報,一旦被查實,你就有可能與院士擦肩而過。

每此院士增選,總是有人為一些落選者鳴不平,實際上這種事情就是難以兩全,名額有限,競爭又激烈,不可能每個候選者都可以評選上。

除非是真正驚才艷艷,才華可以打破規矩,不然的話,有些有能力當院士,但是屢次評選屢次落選是屢見不鮮的事。

說到底,就是人才並不缺乏!

這麽多年的積累,再加上處於科技大爆發時代,誕生了一批傑出的學者,遇到這樣有許多有能力評選為院士的卻落選,與其說是時代的悲哀,不如說是時代之幸。

而不管是華科院還是工程院,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增設名額,始終是院士們的焦點所在,因為不是每個院士都能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而一旦院士主持著國家重點實驗室,這說明這位院士的學術地位更上一層樓了。

比如秦元清,被譽為華夏科學界旗幟性人物,除了那些過硬的榮譽之外,一個非常明顯的就是,與秦元清有關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就多達二十個,可謂是底下國家重點實驗室最多的。

這就是地位的體現,也是話語權的體現!

國家重點實驗室,不僅僅是院士個人想要獲得,就是對於高校、對於機構而言,那也是使勁力氣爭奪設立國家重點實驗室,畢竟國家重點實驗室能夠獲得的經費,那可是不少,國家重點實驗室多少,也代表著高校、機構的地位。

水木為何如今被譽為華夏第一高校,世界排名前三,一個很重要的一個體現,在於水木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多達45個,而其他華夏名校也就是十個左右,華夏排名十名以後的學校,國家重點實驗室更是個位數,絕大部分的高校是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都沒有。

此次的會議,是由秦元清進行主持的,會議的主題只有兩個,一個是撤銷已經名不副實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一個就是增設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重點實驗室,並非一設定就高枕無憂,一旦該實驗室實力下滑嚴重,名不副實,那麽也會面臨著被撤銷、降級的結果。

國家重點實驗室,一旦失去院士坐鎮,那麽往往很快就會陷入低谷,在領域內的話語權大降,做不出什麽有說服力的成果,所以失去國家重點實驗室名額,也就是很正常的事。

這也體現著院士的重要性,院士與學校、機構,不是上下級的關系,更多的是一種合作的關系,院士在一個領域內,往往代表著權威,代表著學術地位。

早上會議,是工程院大會,秦元清以工程院副院長的身份召開主持大會,整個工程院,也就秦元清的身份超然,不懼任何院士、高校和機構,不怕得罪人,就算得罪人,別人也奈何不了他。他可以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哪怕投票出現大多數贊同票,秦元清覺得有問題,也可以直接駁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