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太空資源(第2/2頁)

“人類命運共同體,大家都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是榮辱與共的。我們歡迎任何友好的國家,一起與我們努力,甚至未來‘雙環太空站’建成後,也不排出讓友好國家的航天員到‘雙環太空站’工作!”秦元清說著,站在道德的制高點。

而那位美女記者,心中則是無語到極致,無能地狂吼著,怎麽可以這樣,這樣還怎麽有熱點新聞呢。

誰不知道,太空資源屬於全人類共有的這句話是萬能的正確話語,可是問題不是誰都能利用太空資源的,更別說是載人登月了。還有友好國家,這又如何界定?讓友好國家的航天員到‘雙環太空站’工作,可是這其中的一個關鍵就是友好國家得有能力培養航天員啊。

哪怕是到了現在,整個世界193個國家,有能力培養航天員的,絕對是雙手數的過來的!

“人類的未來不在地球,而是在太空,太空資源可供人類利用的資源比地球上可利用的資源要豐富得多。”秦元清說道。

太空資源,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泛指太空中可觀存在的、可供人類開發利用的環境與物質。其中主要包括相對於地面的高遠位置資源、高真空和超潔凈環境資源、微重力環境資源、太陽能資源、月球資源、行星資源等。

不說太陽系以外,僅僅太陽系範圍內,在月球、火星和小行星等天體上,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在類木行星和彗星上,有豐富的氫能資源。在行星空間和行星際空間,有真空資源、輻射資源、大溫差資源,那裏的太陽能利用效率也遠比地球上高得多。

大家一聽到太陽輻射,就聞之色變,實際上太陽輻射也是一種資源!

實際上,現在的人類,相對於太空而言,依舊顯得渺小,他們難以想象,太空資源對於人類的重要性,只有從太空獲得資源,人類才可能真正的走出地球這顆生命搖籃。

人類想要有著遠大的前途,停留在地球是不可取的,遲早會進入內耗之中。而只有走出地球,那才有著遠大的前景!

對於這一點,科學家們都有高度一致的看法,所以自從航天器問世後,科學家們首先想到的就屬利用太空的軌道資源,即利用高遠位置這一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眾所周知,站得高、看得遠。地球的空間軌道,遠離地表,高於大氣層,在那裏能以不同高度、不同角度俯視地球,特別是與地球同步、與太陽同步的軌道具有特殊意義。

為此,旨在開發太空軌道資源的形形色色的航天器競相升空。例如,通信衛星就是把原來在地面的無線電中續站搬到衛星上,從而大大提高了信號的覆蓋面積和傳輸距離、通信質量和抗破壞性,減少了費用,使通信技術發生質的飛躍。遙感衛星相當於空間觀察平台,具有觀測範圍廣、觀測次數多、時效快、連續性好等優點,對氣象預報、陸地資源開發、海洋資源開發起到巨大推動作用。導航衛星設在太空的基準點,它能克服地面無線電導航台存在的信號傳播距離有限等一系列缺點,是最先進的導航技術。

在太空“制高點”上不僅可以觀地,還能望天。在那裏進行天文觀測不受大氣層影響,使全波段天文觀測變得輕而易舉。天文衛星、空間站就是理想的天文台。

秦元清為何參加此次載人登月研討會,那可不僅僅是為載人登月做輿論宣傳以及預熱,也不僅僅是從學術權威方面,給這一次太空黃金時期加一把火,讓競爭對手出牌跟上。

更是因為秦元清希望人類精英將目光從地球轉移到浩瀚的太空,將資源從內卷中轉向太空,那裏才是人類的未來,華夏很大但是華夏也很小,去跟實體店、菜市場搶生意做,遲早有一天會出現惡劣的負面效果。

而且華夏的人口,已經達到了14.5億人了,哪怕荒漠治理,消滅荒漠,大大改善了環境,擴大的生存空間,可是對於華夏而言,14.5億人還是顯得有些大的壓力,雖說未來十年,華夏會迎來一大批去人口化,但是哪怕樂觀的估計,到2035年,華夏至少也還有12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