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偉大傳承

這位教授有些恨鐵不成鋼地瞪了一眼自己的學生。

“你知道什麽,那是格羅滕迪克!”教授激動地一邊揮舞胳膊一邊說道:“好好記著,在整個數學史上,古希臘的數學家以歐幾裏得、阿基米德和丟番圖三人影響最大;17世紀上半葉是笛卡爾和費馬,下半葉是牛頓與萊布尼茲並列,從歷史後來的發展看,萊布尼茲對數學的影響更大,但牛頓對物理的影響更大;18世紀上半葉是歐拉,18世紀末到19世紀前半葉是高斯,19世紀後半葉是黎曼和龐加萊並列!到了20世紀前一半屬於希爾伯特,而後一半則就是這位亞歷山大·格羅滕迪克了!”

“而如果說,非得選出一位20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那非格羅滕迪克莫屬!”教授語重心長地教導著自己的學生。

格羅滕迪克,代數幾何上真正的神,翻開任何一本現代代數幾何教材或專著,都會頻繁的看到如Groth topology、Groth cohomology、Groth ring等名詞,他的理論養活了當今世界接近半數的數學家,這就是對亞歷山大·格羅滕迪克的評價,數學家們用基督徒看待教皇的陽光來仰望這個特立獨行的男人。

1928年出生於柏林,在阿道夫上台後跟隨父親逃往巴黎;當他開始讀書後,在他的數學課上,他不需要老師的提示就能區分什麽東西是深層的、什麽是表面的,什麽是正確的、什麽是錯誤的。他發現課本上的數學問題老是重復,而且經常和那些可以賦予它意義的東西隔離開,“這是這本書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或許他說這句話的時候也在中學二年級,但和中二們不同的是中二無法改變錯誤的世界,格羅滕迪克卻能改變數學。

在蒙比利爾大學讀書期間,他重新發現了測度論和勒貝格積分的概念;畢業後,在他的老師舒拉的指引下重新回到巴黎尋找布爾巴基學派的重要人物亨利·嘉當,在那裏他認識了克勞德·夏瓦雷、讓·德爾薩、讓·丟多涅、羅傑·苟德曼、洛朗·施瓦茲和安德烈·魏依等一流數學家,並加入到布爾巴基學派當中,並將布爾巴基學派推向巔峰。

麻省理工學院的邁克爾·阿丁說,在1950年代晚期和1960年代,“數學世界需要適應他”,中二時期的宣言一朝成為現實;有人參觀他所在的研究所但沒看到有書,格羅滕迪克說,“我們不讀書,我們自己寫書”,他終於擺脫錯誤的數學書了。

五六十年代,格羅滕迪克對代數幾何進行了徹底的革命,發表了十幾本巨著。建立了一套宏大而完整的“概型理論”。他的工作堪稱代數幾何的顛峰,他的著作被譽為“格羅滕迪克聖經”。他的理論就發揮了價值。在概型理論的基礎上,數學家們取得了一個又一個令人瞠目的成就:他第一次給出了著名的黎曼—洛赫定理的代數證明。

它導致了如下事件:

1973年,德利涅證明了魏依猜想(獲1978菲爾茲獎);

1983年,G.Faltings證明了莫德爾猜想(獲1986菲爾茲獎);

1995年,懷爾斯證明了谷山—志村猜想,進而解決了有三百五十多年歷史的費爾馬大定理(獲1996菲爾茲特別獎)。

這些成就代表著當代數學的最高水平,足以光彪千古。20世紀的代數幾何學湧現了許多天才和菲爾茲獎,但是上帝只有一個,就是格羅滕迪克。

由於受父親在二戰期間死於集中營和母親離世後抑郁症的影響,格羅滕迪克還是一名激進的生態和環境保護者;因為這個原因他先後拒絕了菲爾茲獎和克拉福德獎,並因為部分資助來自國防部而辭去了法蘭西高等研究院的工作;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上奪去了露西亞數學家龐特裏亞金的話筒,因為他的報告中涉及了導彈追蹤飛機的問題。

73年離開巴黎移居到鄉村,90年留下所有手稿徹底離開數學界隱居起來,過著與世隔絕的日子。

這一幕,出現在會場的各個角落,都是各個教授教導年輕的數學家們,讓他們知曉那位老者的身份。

而所有第一次知曉這位老者身份的學者,都露出震撼之色,嘴巴張的大大的,都能塞進一個雞蛋。

而知曉格羅滕迪克的數學家們,誰都沒有想到,這位數學教皇竟然時隔幾十年後,再次出現在數學報告會上!

要知道,當年懷爾斯證明費馬大定理的那場載入歷史的報告會,格羅滕迪克也沒有參加。

而現在竟然萬裏迢迢地來到華夏,來參加秦元清的數學報告會。而且還在自己弟子德利涅的扶持下走上講台。

陳校長和一眾水木大學的教授都激動不已,渾身戰栗著,他們都沒有想到,格羅滕迪克時隔幾十年後重新出山,來到了水木大學,這是多麽大的榮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