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沖突

趙煦要改革,以章惇為首的‘新黨’一樣要改革。

趙煦的改革,自然是基於他結合後世的經驗,想要建立一個足夠高效的體制,以消除宋朝從上到下‘人浮於事’的痼疾。

‘新黨’的改革,嚴格意義上來說,實際上是一種‘改良’,修修補補,創立了很多新法,但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會制造更多的麻煩。

因此,趙煦與‘新黨’在大方向上一致,但在具體的改革策略,方式方法,又有很多原則性的沖突。

‘舊黨’也好,‘新黨’也罷,本質上都是大宋的官僚集團,他們都尊崇‘祖制’,反對沖擊‘祖宗家法’。

奈何‘新黨’依托於趙煦,趙煦又有禦駕親征,大敗西夏的不世大功,朝野沒幾個人能制衡他。

趙煦,到底不是神宗皇帝,他想要做的事情,根本不顧及什麽祖制,家法以及朝野看法,一力推行。

這樣一個一意孤行又獨斷專行的皇帝,依附於趙煦才能復起的‘新黨’,著實沒有多少能力與趙煦周旋。

無非也就是在一些細節上,他們象征性的掙紮一下,趙煦象征性的退讓一下,似乎就達成了‘共識’,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現在,是元祐八年,明年是紹聖元年,改元之後的紹聖皇帝,將要推行前所未有的,龐大的改革計劃,‘政體’是第一步。

沈琦擡著手,聽這趙煦的話,有些遲疑,道:“官家,朝野對於官家……朝廷,恢復隋唐時的三省六部表示了支持,但對於擡升兵部,削弱樞密院,大理寺獨立於朝廷之外,政事堂權力過大過於集中,以及‘軍改’等多有不同聲音。”

沈琦說的,其實還是少的,趙煦對於大宋朝廷的體制深惡痛絕,恨不得推倒重建,豈止是這幾樣?

沈琦話裏的意思,其實還是朝臣對於趙煦與大宋朝廷醞釀的各方面的改革抱有懷疑、遲疑,這裏的‘朝臣’,除了態度鮮明的‘舊黨’,還有‘新黨’,哪怕是章惇,對很多內容也不是那麽認同,只不過在於趙煦的強壓制下,章惇等人默認了。

章惇等人可以不說反對,但下面的人,就沒有趙煦直接的壓力,六部以及各寺等高官,都對此議論紛紛,對於這份‘政體’改制方案,他們的槽點實在太多,不吐不快。

趙煦拿起茶杯,靜靜的喝了口茶。

這種情況,他早有預料,也留足了操作空間。

趙煦想著,放下茶杯,笑著道:“有異議是正常的,既然是討論,就要暢所欲言,讓他們整理好,上報政事堂,政事堂如果處理不了的,朕再來。”

沈琦見趙煦話裏沒有退讓的意思,只得擡手道:“臣領旨意。”

趙煦擡頭看了眼外面,道:“十三路的巡撫新名單,出來了嗎?”

沈琦放開剛才的話題,神色輕松不少,道:“據臣所知還沒有,有些人有退意,朝廷對一些人的能力也不太滿意,有些爭執。”

大宋嚴格意義上的‘大路’有二十三個,拋開開封城所在的京畿路,還有二十二,在趙煦以及政事堂,已經在合並了。

若說對朝臣的了解,沒有人比章惇、蔡卞等人更清楚了,趙煦也不及。

“好,你去政事堂催一催,事多繁雜,當斷則斷。”趙煦看著沈琦說道。

沈琦應聲,道:“是。臣告退。”

趙煦目送他離去,輕輕吐了口氣。

隨著年關將近,改元在即,一系列事情要在年底前定案,著實的千頭萬緒,政事堂與六部等徹夜燈光,兩班倒已經變成三班倒。

趙煦靜了一會兒,搬過身邊一道厚厚的‘典籍’,上面有個三個楷體大字:大宋律。

趙煦認真的看著,推敲著,另一只手拿著筆,記錄著一些想法。

大宋律,在趙煦看來,是大宋所有禮法,律法的母體與根本,因此看似簡單,實則包羅萬象,要慎之又慎,哪怕每個用字都要推敲再三。

開篇序言第一句話就是:趙氏皇帝,紹膺駿命,承順天命,大宋國主,領千乘疆域,負萬民福祉。

這句話,是出自蔡卞的手筆。

趙煦認真的推敲著,總覺得有些不對,可想要修改,卻又找不得合適的措辭。

這是給天下人看的,要說的光明正大,順意人心,可以假大空,卻不能過於務實,更不能考慮的太長遠。

趙煦仔細審視了半晌,放過這句話,開始向後看。

後面,就是闡述大宋國史,誇贊歷代皇帝的豐功偉績,也明確了一些責任,目標。

趙煦專注的看著,隨手記錄著,很多東西,他需要與章惇、蔡卞等人再仔細商討,盡可能完善,不留下大的漏洞。

不知道過了多久,陳皮來到趙煦身旁,低聲道:“官家,太妃娘娘有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