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第2/6頁)

張無病感慨:“怪不得那些人都願意來這邊定居養病,要是換我,我也願意在這裏一直待著。”

有那麽一瞬間,張無病都覺得好像這档節目做不做都無所謂了,什麽導演夢什麽李雪堂,都比不過長壽村的一草一木。

他想就這麽放棄自己一直以來追求的一切,不問世俗就在這裏定居。

不僅是張無病,連事業正盛的安南原等人,都心中生出同樣的想法來。

他們站在原地,感受著周圍的環境,一時無言。

燕時洵皺了皺眉,奇怪嘉賓們怎麽如此喜歡長壽村的環境,還一副深深陶醉其中的模樣。

但確實偏南地區以山水出名,長壽村又是其中佼佼者,滿目翠綠看著心曠神怡。

而且,燕時洵其實也能看出來為何安南原等人會有如此舒適的表現。

如果按照科學的說法,就是這裏的空氣含氧量高,汙染少。

要是按燕時洵來說,這裏處處充滿生機。

從進入山中開始,燕時洵就一直在觀察著沿途的景色和環境。

偏南地區雖然氣候宜人,但也不至於冬季與春季無甚差別,甚至樹枝都在抽發新芽。

而空氣中撲面而來都是帶著濃郁生機的清爽,被嚴重損耗的魂魄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修補,像是魚歸了水。

越向長壽村走,這種感覺就越強烈。

像是熱水蒸汽浸透了每一個毛孔,將所有的疲憊和汙臟統統丟走,只剩下身軀最天然的靈性和對天地的感悟,歸化於自然草木之中。

正如向導介紹的那樣,沒有被現代工業汙染過的長壽村,確實有良好的水土。

所以疑惑在燕時洵心頭轉過一圈,就落回在了他的心中,並沒有太過疑惑。

而剛剛進了村子裏找人的向導,也從進村的大路走了出來,他的身邊跟著一位老爺爺,笑呵呵的眉眼慈善,雖然須發皆白,但卻眼睛明亮面色紅潤,一看身體素質就很好。

“各位客人辛苦了,我早就聽阿野說了,房子也早早就收拾好,就等你們來了。”

老爺爺笑著將眾人迎向村中,說是家中妻子已經備好了飯菜,大家進山勞累,還是早點安頓下來。

進村的沿途中,眾人也覺得眼前一亮。

村中的房屋修建得和山外民宿差別不大,都是木質小樓,各家門樓上都掛著不同風格的裝飾品,有紮染布料剪裁好的窗簾,也或者有用五彩斑斕絲線編織好的編織物,在清爽的山風中上下翻飛。

各家門前都幹凈整潔,手工燒制的粗泥石板鋪地,避免了泥濘的可能,讓人一看就有好感。

而不少人家門前的石板上,還殘留著水跡,像是剛剛細致的整理過衛生,用清水洗刷過地面,水汽撲面而來,令人愉快。

白霜一眼就覺得喜歡這樣的環境,臉上的笑容一直都沒有下去過。

那位來接他們進村的老爺爺還帶著歉意,說村裏的主事人剛巧有事不在,只能由他來招待大家,讓大家原諒他們禮數不周到之處。

白霜連連擺手,笑道:“勞煩您來接我們才是讓我們過意不去。”

尊老的傳統,畢竟的刻在骨子裏的。

路星星有些好奇,沒忍住問了老爺爺的年齡。

他覺得這人和師祖給他的感覺有些相似,但細看之下,卻又有很大的不同。

師祖已經年過百歲,但畢竟道不言壽,隨意問道士年齡是很失禮的事情,所以路星星還真不知道師祖的具體年齡,只聽宋一道長推算過,說是應該有百歲再近半。

這讓路星星有些好奇,師祖之所以能保持住那樣的狀態,是因為常年修行,鍛煉身心,那這個老爺爺是怎麽回事?

除了師祖,路星星還真是少見這樣的人。

老爺爺爽朗大笑:“我今年有一百三十九了。”

話一出口,其他原本還在好奇張望的嘉賓們都愕然回頭,看向老爺爺。

雖然這位老人一看便與眾不同,但眾人也就以為是八九十,沒想到向導所說的年過百歲竟然真的一點沒摻水!

還不是剛過百歲的那種平時可以在身邊見到的,而是紮紮實實的百歲以上。

老爺爺大大方方的任由眾人大量,似乎已經習慣了這樣驚詫的眼神。

他一邊將眾人領向為他們準備好的小樓,一邊耐心的向眾人介紹自己的養生經,看來已經在常年向遊客講解中,連介紹的說詞都熟練得就在嘴邊,隨時可以脫口而出。

雖然安南原自覺不算老,但還是被老爺爺的介紹說得自我反思,覺得自己確實是很久沒有注重過養生,真的要開始保溫杯泡枸杞,養生起來了。

眾人走在前面,圍在老爺爺身邊,聽著他介紹自己是怎麽養生的,歡笑聲和驚呼聲時有傳來。

燕時洵則走在最後面,單手插兜,目光漫不經心的從村落裏滑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