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童聲咯咯(9)(第3/7頁)

林婷在這次的回信裏,才第一次提到了對方的名字。

她表示自己理解筆友,尊重筆友的選擇,並且充分論述了目前國內對於婚姻的看法,表明一位舊派女子如果被退婚,蒙羞的家族很大概率會放棄該女子,而沒有謀生手段,女子恐怕活不長。

她說:‘你做的是正確的選擇,我為認識一位君子而感到驕傲。’

她說:‘再見,世文,祝你履新順利。’

於是,一場長達五年,月月往來的隔空交談,就此結束。

燕時洵也正是因為“世文”這個稱呼,才認為與林婷互發信件的,正是井玢。而信中屢次提到的筆友在國外的經歷,還有他有一個婚約妻子的事,也都驗證了這件事。

但是,如果事情真的就此結束,燕時洵也不會在井玢家中看到林婷的書房。

還有最後一封信。

沒有回信,是井玢發給林婷的,不僅言辭更為急迫,鋼筆數次劃破了信紙,力度重到紙背透墨,也都說明了井玢在寫這封信時的急切。

井玢在信中提到,林家大家長在火車上被炸死,以前林家得罪的舊派人士必然不會放過林家還沒有長成大樹的年輕人,而身為獨生女的林婷,必然是對方的眼中釘。

他認為林婷現在有生命危險,所以他幾乎是用哀求的語氣在請求林婷離開京城,來到濱海,他可以照顧林婷,並為她提供保護。

在時隔多年後,井玢重新提筆為林婷寫信,打破了他們原本約定的互不打擾。

而他的行文,誠懇哀致,令看者動容。

‘我在世間的唯一,我崇高的同行者,我不知道在失去你後,滿腹憤慨與熱忱又該與誰訴說。孤雁渡江,渡江而死,鳴聲甚哀,其奈如何?

我請求你,暫時放棄你的理想和堅持,請讓我來照顧你,不要留在京城等待暗殺者。汝父已亡,父志子承,你想要讓你父親多年奔走的結果,終究變成一紙空文嗎?’

這也是唯一一封信戳為濱海的發信。

燕時洵讀完所有信件後,自信的將紙張疊好,重新放回鐵盒裏。

雖然沒有再一次的回信,但從林婷現在就在這裏,並且還在做著雜志編輯的工作上來看,她是同意了井玢的請求,從京城來到了濱海。

她在井玢家久住的這件事,也說明了井玢確實履行了自己的承諾,給予了她保護和照顧。

而跟著燕時洵一起,看到了林婷那些信件的觀眾們,卻覺得自己一直以來的認知都被顛覆了。

[什麽情況啊?井玢不是個可恥的渣男嗎?李導演這是想要洗白渣男?噫,好惡心。]

[前面的,去年舉報歷史書,要求刪掉井玢的,就是你們吧?雖然井玢個人家事確實比較不好說,但是他本人的功績是無可置疑的好嗎?幾次都是井玢力挽狂瀾,拯救了很多人。]

[客觀的說,井玢人生中唯一的汙點,就是他的家庭。他畢竟是個新派人物,有個舊派的妻子讓很多人都以為他是兩面派,墻頭草,既想新派掌權,又想靠這個妻子討好舊派。]

[我之前確實討厭井玢,覺得這個人就應該死在海上,別回來了才好。但是看到這些信,我忽然又覺得,好像他沒那麽討厭了?畢竟他和林婷在一起的時候,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有個妻子啊。]

[???我真想好好問問前面那位,井玢是位優秀的外交家,你評判一個人不看他做出的貢獻,反而用他個人的情感生活來以偏概全,評價他整個人?是不是過分了?]

[井玢做的也沒錯吧!畢竟那個時代很特殊啊,他回國的時候已經二十多了,他婚約的妻子也是。那個時候十六歲嫁人都被人說是老姑娘,一個二十多的姑娘,還被退婚,你讓她怎麽活下去?井玢如果真的和林婷繼續,取消了婚約,那他妻子就可以直接投井了!舊派不會讓她活著的!]

[確實是,而且井玢和林婷一直發乎情止乎禮,除了寫信以外,目前看也沒做什麽吧。他沒有隱瞞自己有婚約的事實,而且林婷也很通透,還為本來應該是自己情敵的人說話,覺得井玢的選擇做得對。這姑娘真的沒錯。]

[井玢不喜歡他婚約的妻子,但也娶了她,給了她尊重和活路,後來被抨擊的時候也一直堅定的維護他妻子。他喜歡林婷,但一直克制,只在林婷有生命危險的時候,才打擾對方。]

[不過,井玢會六國語言,還是那個時代出了名厲害的外交官,他妻子卻連識字都是他教的。他和他妻子真的沒什麽可聊的吧?就像是博士和文盲,怎麽能說到一起去呢?你說可控核聚變,他問要不要吃核桃。]

[確實,這麽一想,忽然也有點能理解井玢了。而且那個時候,確實思想沖擊很大,他也很想找個能說話解惑一起思考的人吧。林婷就剛剛好完全是他的理想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