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夜雨野寺(8)

能看得出來,那中年道士說的沒錯,山神廟確實香火旺盛供奉不斷,這裏比起燕時洵之前見過的任何一間山神廟都修建得寬闊,足以見到資金之富余。

燕時洵已進入大殿內,就能聞到濃濃的香火味道,神像前的香爐裏,也堆滿了香灰,仿佛還殘留著白天時的熱鬧氣息。

甚至從殿內顏色鮮艷尚未褪色的綢布花帶,也能看出這裏不久前剛剛舉行過一次廟會。

嘉賓們都在旁邊院子的房間裏,中年道士和兩個村民也在自己的小屋裏聊得正熱烈,雨幕隔絕了外面的所有聲音,讓光線也變得模糊不清。

空曠的大殿內,只有燕時洵輕微的呼吸聲散落在空氣中。

他借著從外面照進來的微弱光線,仰頭仔細檢查著這間正殿,腳步輕得幾不可聞。

突如其來的暴雨阻隔了節目組的行程,也沖散了車隊。在不得不借宿於不熟悉的郊野時,燕時洵顯得比以往還要警惕,從在路上遇到那兩名村民開始,就一直不動聲色的觀察著。

並且,在沒有人察覺到的時候,燕時洵也起卦問神卦,禮節性的告知山神他們一行人的到來,就像尋常人去陌生地做客那樣,尋求主人的幫助和庇護。

他也想要詢問這裏的山神,這場大雨的停止時間。

——張無病沒在他眼前這件事,讓他隱隱覺得哪裏不太對,想要等雨停天亮後,立刻去和其他兩輛車匯合。

但是,山神並沒有給燕時洵任何回應。

“望於山川,遍於群神。”

各地的山神對當地的住民而言,是比其他神仙更重要的存在。比起高不可攀的仙家,山神本就誕生於山林川澤之中,庇護一方,使土地肥沃,風調雨順,邪崇不侵。

而相對應的,當地的住民也信仰著山神,祭拜並歡慶山神的誕生。或是在山中修建山神廟,或是將村裏的大樹當做山神的化身,在它的身上披紅掛彩,系上紅繩,表達自己美好的心願和對山神的感謝。

不少地方直到現在,仍然保留有這樣的傳統。

雖然很多地方因為過度開發或是信仰流失,山神早已隨之消散了。

但從踏足於此開始,燕時洵就能鮮明的感受到此地濃郁的山神氣息。就好像此地處處皆是山神的子民,讓山神像從前還仰賴神明天地時代那樣,神力和掌控力達到了頂峰。

可就是這樣的一位山神,卻並沒有回應燕時洵的拜訪和詢問。

就好像祂從來就不存在一樣。

這種矛盾也是燕時洵最初心生懷疑的起點,甚至一度認為此地的山神已經離開,只留下了曾經的正神神位,才讓他誤以為此地有山神居住。

但山神廟的存在,又打破了燕時洵的這種懷疑。

不管是香火旺盛、修繕得當的山神廟,還是管理廟的中年道士,抑或是那兩名村民口中山神廟在村子裏的重要程度和廟會的熱鬧,無不證明著這是一間活的,靈驗的神廟。

而靈驗,是有神居於此間的另一種證據。

那為什麽沒有回應他……性格問題嗎?難道這裏的山神是個排外的性格,對外來的人不熱情?

燕時洵皺起了眉頭,覺得自己的思緒中少了很多塊拼圖,讓他無法順利理順所有的事情。

山神廟一般都由村子裏自行籌錢修建和維護,名聲一般也局限於方圓幾裏,所以相比於道觀廟宇,山神廟的配置和修繕一般都算不上好,裝飾也更加的接地氣,會很明顯的表現出當地的民俗特色和村民們樸素熱烈的審美。

但現在燕時洵所看到的,卻是一間裝飾精美的大殿,其上墻壁天頂到處滿畫著人物彩繪,將村民們平日裏的日常生活描繪得活靈活現,甚至每一個人都姿態各異,服飾各異,每一張臉都各有各的特點,一眼就能看出他們是不同的人,生動地好像下一秒這些人就會從墻壁上走下來。

壁畫中除了人物,還有農田屋舍,雞犬牲畜,甚至連屋頂升起的裊裊炊煙和後面的山林,都被細致的描繪了下來。

其精細和相似程度,讓看到的人不由得感嘆這裏村莊的富庶程度,和對山神文化保存的完整程度。

燕時洵憑借著極佳的視力,也看清了在天頂之上畫著不少動物的形象,有疾速奔跑在草木間的畫面,也有作揖拜神的畫面。

雖然很少有在山神廟裏畫這種圖景的,但燕時洵也能理解,這是想要表達不僅是住在這裏的村民,就連其他的動物也都受山神庇護並且感激山神。

但是當他的目光再向旁邊移動時,卻視線一凝,有些疑惑。

那是天頂最中央的一那副畫,正好在神像頭頂的位置。描繪的是一只動物蹲在山頂的石塊上,而其他的動物都隱隱有向它作揖的姿勢。

如果綜合整間大殿來看,更像是所有的村民動物都在向那幅畫行禮,將其拱衛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