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5章 去向

王一明離開,沈浩起身走到左手邊的墻壁面前,看著墻上掛著的那副軍伍級的靖舊朝全疆域圖久久沒有動彈。

以前在一線辦差的時候,總是有接不完的案子,每次出去都不知道會不會死在外面。

就好像各地推行宣教隊之後,黑旗營和邪門修士的小規模碰撞就變得越發頻繁,每一次都有人員傷亡,光是送到沈浩手裏來的死亡人數就已經達到了兩百余人了。沈浩以前就是這些沖在最前面的人中的一員。

沈浩當初能脫穎而出靠的不是他多能打,而是他善於分析和推導的聰明腦子。久而久之他就養成了沒事喜歡琢磨的習慣。

如今身居高位,需要沈浩具體參與的案子已經很少了,他的心力也大多數轉移到了與旁人的勾心鬥角上面去。

但一旦有什麽案子牽動沈浩的心思,他也會下意識的去琢磨一番,其中的樂趣上癮,只不過他自己並沒有意識到而已。

秦家才多少人?滿打滿算主家裏也有百余人,旁支也都住得分散,但大多數都在靖北。

上面有秦牧這個玄清衛鎮撫使擋風擋雨,下面又有多年來小心經營的家族勢力,一上一下就讓秦家即便是旁支也能在靖北混得風生水起,再不濟也是一地的所謂“上流”。

如此秦家會缺糧食吃?自然不會。

那秦家買這麽多糧食來幹嘛?不但從黑市裏買,還在明面上偷偷的走私陳糧,並且玩栽贓嫁禍的把戲,打的主意不外乎就是要抹幹凈痕跡,讓人查不出個所以然來。

用常理來判斷,糧食就是用來吃的,秦家自己吃不完肯定是要由別人來吃掉。這本質上就和外面糧鋪做的事情是一樣的。

但秦家的“顧客”又是誰呢?又在什麽地方呢?

除此之外,還有秦家通過黑市售賣的那些丹藥又是從何而來的?秦家莫非還有煉丹師坐鎮?

弄清楚這些就能反過來弄明白秦家暗地裏所做的所有脈絡。

在地圖跟前站了許久,沈浩並沒有找到靖舊朝境內哪裏可以靠糧食創造高額利潤的地方。

如今連仗都沒打了,各地糧庫裏的糧食又開始慢慢充裕起來,連酒坊都恢復到以前那樣正常釀造和售賣了,舉國之內還有缺糧食的地方嗎?

自然是沒有了。

靖舊朝對於糧食在國境內的流動基本上是很寬松的,新糧和陳糧都一樣,只要有齊全的手續就不存在什麽地方去不了。當然僅限國朝境內。

而且糧價也一直被靖舊朝壓得很死,不但定了農戶的上繳價,還定了糧商的零售價。中間的利潤極低,所以一般小規模的糧商在靖舊朝是毫無生存空間的。大糧商也只能靠走量來獲取足夠的利潤。

所以秦家想在國朝內做糧食買賣基本沒可能。

不在國境內,那就是國境外了。

國境外目前就沈浩所知對糧食有大需求的就兩個地方。其一就是已經被打爛了的蠻族地界,糧食在那邊就是最搶手的東西,可以用來換藥材、晶石、奴隸,絕對是一本萬利的大買賣。但這門生意需要邊軍配合,不然就跟肉包子打狗沒區別,所以蠻族地界上的糧食生意大頭都被邊軍拿走,即便是皇商在那邊也只能喝點湯。

高風險伴隨的就是高利潤,自然有人鋌而走險的想要走私糧食到蠻族去換好東西,然後回來一本萬利。只不過成功者並不多,要麽葬在了穿越萬裏竹海的路上,要麽死在了蠻族的鐵騎下,要麽被邊軍逮住砍了腦袋。得逞的人很少,而且基本上幹一票成了就不幹了,足以富足一輩子。

另一個需要糧食的地方就是海外。一般來說是海商收糧食,然後裝船出海,然後換海貨回來。同樣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同樣是風險極大,而且這碗飯門檻很高,一般人根本就沒資格端上。

據說在寶藏海對面還有一片大陸。而在靖舊朝西面的惡海裏生存著另一種族群:海族。

海商運出去的糧食基本上就是這兩個出路。

在沈浩看來,海商的路子基本上和秦家是不沾邊的,門檻太高,而且海商本就圈子嚴密排斥外人,秦家想要擠進去還差得太遠。況且海商是名正言順的生意,是給國朝上過稅的,即便是進糧食也完全沒必要去進價格高質量差的黑市糧或者來路不清的陳糧吧?完全得不償失。

那剩下的就只剩一個去處:蠻族地界。

可即便是把東西送往蠻族這裏面也有很多的問題說不太通。這也是沈浩慢慢皺起眉頭的原因。

秦家在靖北雖然稱得上“有權有勢”,可也僅僅限於靖北。能影響到南面去?而且還能長期的往蠻族賣糧食?

真的當邊軍的人是傻子還是說能把邊軍的關系都打通到隨意進出的份兒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