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感受

先有劍川大捷,後又狂勝!

程金厚、潘世貴、申萬林……很多以前只在軍伍裏較為出名的名字如今已經在大街小巷都能聽到。

老百姓就喜歡自家當兵的能打勝仗。一來有面子,二來勝仗越多那是不是就意味著能早點打完?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只是高興,很多人一邊高興一邊心裏憂心忡忡。自家娃兒參軍吃皇糧搏前程,但沒想到遇上打仗,聽說已經到南邊去了,也不知道現在情況怎樣了,焦人得很。

自從南邊打起來了之後光是皇城這邊就明顯能感覺到街上辦喪事的人比平時多了很多,全是白發人送黑發人,而且都是衣冠冢,由衛戍的兵丁擡著下葬。然後會有功勛憑證頒發下去,還有一些撫恤。

哭天喊地的人有,心裏悲涼的也有,可更多的卻是對蠻族的仇恨,而不是戰爭本身。

“殺!殺光的蠻族以後就不會再打仗了。”這就是很多老百姓對於這場戰爭的樸素想法。就好像家裏進了耗子,打死了也就幹凈了。

除了辦喪事的多了之外,皇城裏的老百姓們也體會到了戰爭對自己平日生活帶來的直接影響。

柴米油鹽一起漲價。雖然漲幅不大,聽說衙門不讓糧商哄擡價格,但比以前還是貴了兩成。而且不能敞開了買。得拿著家裏的戶籍本本按家裏人數來買。大人、小孩定量不同,每月能買的糧食也就剛好夠吃。餓不到,但也存不起糧。

大戶人家還好,一般都有存糧的習慣,暫時還不慌。一般小民就心裏不踏實,盼望著國朝能早點打完仗,也不至於像現在這麽限糧。

其實限制的不僅僅是糧食,肉類、鐵器、布匹、藥材等等都在緊縮限制的名單當中。倒不是前線緊缺了,而是提前做準備,為可能出現的消耗戰打出富余,萬一戰局不順的話也不至於抓瞎。同時也能提前給舉國的百姓一個“緊巴度日”的適應過程。

另外,四大方面軍以及各地衛戍都開始進行第一批的擴大招兵。這一批招兵不會直接上前線,而是留在國內訓練,同時替換國內駐守的主力。若是前線吃緊,他們也會根據訓練情況分批次的派往南面。

可以說,隨著舉國錢糧緊縮以及軍伍大範圍擴編的消息,靖舊朝的最底層百姓也感受到了戰爭陰雲臨頭的緊張。

而各地的官人比老百姓更加敏感,他們如今都是心裏戚戚,總擔心行差踏錯掉進坑裏。

一邊是戰爭帶來的錢糧緊縮,方方面面都進入了正兒八經的戰事管制。雖然方略是戶部和兵部一起研究制定的,執行人也主要是戶部的人,都能執掌這項大權的卻是皇帝第七子,靈王楊束。這樣各地官人不敢得罪其分毫,唯恐被“卡脖子”然後官聲受損。

一邊是以左相為首的文官領袖,或明或暗的表示要各地方盡可能的抵制靈王關於錢糧緊縮的方略。

還有一邊,是暗地裏的暗湧。來自除靈王外的另外六名皇子。暗示的意思也和左相府的差不多,簡單說就是不想讓靈王好過。

可真正傻乎乎的站出來抵制靈王的人並不多。站出來的已經都進了玄清衛的大牢。因為靈王說抵制錢糧緊縮形同通敵,要由玄清衛嚴查。至於刑部?靈王根本沒去搭理。

官職品級這些官場裏的界線在靈王面前屁用沒有。管你幾品官,在他面前都拿不了架子。最後各地的官人大多數都表現出順從的一面,主動配合,先把靈王這位拿著刀把子的人安撫住,順便拿到第一階段的放糧標準,壓住治下百姓的緊張情緒。至於別的,那都是後話。

再說了,如今誰還敢小覷靈王?怕不是沒腦子的憨貨。

之前就有消息放出來,說左相本來想要上請陛下將錢糧緊縮大權交回戶部,結果戶部尚書白常卿卻主動站隊靈王,讓左相面子裏子全落空。於是左相就借皇城宋家敲打靈王。結果沒幾天,左相和參與動手的刑部尚書馬玄霖家的所有生意全部被攪黃。而且礙於錢糧緊縮大權的威壓,地方上甚至不敢幫左相說話。

這算不算被人打了一下然後立馬一耳光打回去?

楊束身為這場風暴的中心,周圍一切都看得很明白。他現在得罪的人不可計數,但全部都在他手裏的大權面前壓抑著。一旦這場“大考”他輸了,那就等著別人落井下石吧。

所以楊束現在要麽不做,要麽就做絕。他自己都沒退路了還會管別人有沒有後退的余地?

越是在各地巡察,越是能感受到這種大權在握的感覺實在是太舒暢了。若是更高的那個位置呢?會不會更舒服?

楊束放下手裏的文書往後面椅背上一靠,揉了揉有些酸脹的眼睛。

突然,外面似乎吵雜起來,像是一大群人在喊著什麽。依稀可以聽到“劍川”、“大捷”等讓人精神振奮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