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重賞(第2/2頁)

當初打擊東林黨,他還修了一部《東林點將錄》,那水滸有一百零八將,東林也弄出了一個一百零八將,如今聽聞要修忠烈傳,他眼裏放光,這樣說來,自己豈不是可以排名第一?

於是魏忠賢熱枕地道:“陛下,奴婢以為,如此甚好,羅列忠臣,宣揚他們的事跡,令後人們銘記於心,這是天大的好事。”

鄧健:“……”

天啟皇帝突然覺得自己這個構想確實很有意思,當然,主要是他有銀子了!

於是,天啟皇帝的心情越加的好,便又道:“此事魏伴伴來辦,鄧卿要名列前十,著重提一提他不辭勞苦抄家滅族,還有大公無私,有國無家的事跡。”

魏忠賢道:“遵旨。”

忠烈傳當真是說修就修。

有錢嘛,總是要支持一下文化事業。

偏偏天啟皇帝和魏忠賢對於文化事業的理解大抵就是水滸一百零八將,或者桃園三結義的水平。

正因如此,天啟皇帝興致濃厚,而另一邊,魏忠賢也是摩拳擦掌。

而這時候,張靜一的東林軍校,開始換裝了。

一大批的軍火,送去了神機營。

神機營那邊,倒是有些擔心張靜一做了手腳,可武庫裏接受了槍炮之後,一番查驗,卻發現這些槍炮,十分精良,這才放心。

而另一邊,東林軍校換裝了新的槍炮。

尤其是槍,槍這玩意,若是沒有質的飛躍,卻也可以通過無數次改良,讓其變得更加完美的,新的火槍,質量更好,精度更好,並且大大的增加了射程。

不只如此,在張靜一的主導之下,因為有了黃火藥,那麽短槍的設計,也就提上了日程。

在張靜一看來,便於攜帶,而且能夠連射的短槍,在未來作為遊騎戰術是很有效的,排隊槍斃的前提是對方願意跟你決戰,可若是人家不肯和你決戰呢?

這火槍太長,攜帶也不方便,射擊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裝彈時間,這些都是它的弊病。

當然,除了短槍之外。

張靜一提出了三眼火銃式的設計,當然,名為三眼火銃,實際上,只是借用了三眼火銃的原理,通過這些,制造更接近於近代的‘散彈槍’和‘機關槍’而已。

黃火藥的出現,讓火器可以變得更加的多樣,而且威力也將大大的增加。

當然,折騰這個,其實就是不斷試錯的過程,在歷史上,人類研究出了各種奇奇怪怪的玩意,不過很快到了戰場之後,大家發現這些東西並不實用,於是被淘汰掉。

而張靜一兩世為人的經驗,卻帶來了一個巨大的優勢,即可以直接繞過各種試錯的過程,指明出各種路徑和方向,其他的,讓匠人們自己去實現就好了。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現在匠人們的待遇極好,大家挖空了心思,都在圍繞著張靜一的設想,不斷的改進冶煉,改進各種制造的工藝。

也有更多人,希望能夠加入張家的作坊,因為能進入這裏,幾乎就等同於富裕的代名詞。

此時,眼看著要到年關了。

秋去冬來,此時,卻有一個巨大的使團,乘坐了艦船,抵達了天津港。

這天津港突然出現的不速之客,頓時引起了天津衛的警覺,因此,也引發了朝中巨大的爭議。

某種程度而言,這些不速之客,對朝廷是一次不小的羞辱。

因為按朝貢體系,天津衛並非是海上朝貢的路線,大明不允許有其他藩國艦船不經批準,隨意進入天津衛海域。

畢竟這天津衛乃是京師門戶,一旦出現,則意味著挑釁。

天啟皇帝得知奏報,便立馬大怒。

緊接著,又得到了一封快奏,卻是說這些艦船在外海裏放炮炸魚,數十上百門火炮一齊發射,驚天動地。

緊接著,一封國書便送到了天啟皇帝的案頭上。

這是一封來自尼德蘭的國書,和他們的實際行徑相比,語氣很卑微,說是一直希望能與大明建立緊密的聯系,但是一直不得入其門,因此,才親帶艦船來,希望大明朝廷能夠接見尼德蘭使節,並且表示了自己願意稱藩的願望。

這國書,就有點不同尋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