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4/4頁)

蘇臨清道:“怎麽了?”

葉頡道:“沒想到你家這麽富裕。”

蘇臨清鄙視道:“請稱呼我家為清貴。我老師的行書和顏真卿齊名……”

他環視了展覽廳一眼。

其他看展的人或安靜觀看,或竊竊私語,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沒有關注其他的人。

“如果這個世界有我的老師,我老師的《寒食帖》定不輸《祭侄文稿》。”蘇臨清頓了頓,覺得還是不能把老師吹太過,免得老師太驕傲,“還是會稍遜一籌。《祭侄文稿》第二,《寒食帖》第三。第一行書,肯定還是《蘭亭序》。”

葉頡聽蘇臨清吹噓他的老師,無奈道:“你所在的朝代在北周後,宋之後應該還有很多朝代。等到了現代時,你老師還能第三?”

蘇臨清揚起小下巴,驕傲道:“肯定能!我老師可厲害!”

葉頡對蘇臨清口中的老師越發好奇,對蘇臨清所處的時代也非常好奇:“有你老師這樣厲害的人,大宋一定是一個很強盛的王朝。”

畢竟是能把之後改國號為“堯”的後周給取代的王朝啊。

唐末藩鎮割據,進入“五代十國”軍閥混戰。後周是“五代”中最後一個王朝。

後周第二任皇帝柴榮神武雄略,西敗後蜀、南摧南唐、北破遼國,“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統一華夏。

因柴榮出身邢州堯山望族,統一天下之後建立“堯朝”,史稱“堯太宗”。

史學界所稱“東煌兩聖君太宗”,便是“唐太宗”李世民和“堯太宗”柴榮。

葉頡聽蘇臨清說,宋取代後周,成為統一中原的王朝。那麽宋朝開國皇帝,定是比堯太宗更厲害的皇帝吧?

“強盛啊……”蘇臨清已經知道這個時代的歷史,所以不想提自己的朝代。

他一直顧左右而言他,其實提起父母師門會傷心是小事,最重要的是,貓不要面子嗎?

和堯朝一比,宋朝實在是太丟臉。作為大宋的進士,蘇臨清只想貓貓捂臉。

但他顧左右而言他了好幾次,蘇臨清嘆了口氣,不再逃避。

“這個強盛……在文化上還是蠻強盛。”蘇臨清訕訕道,“其他啊……”

這個平行世界的堯太宗就是英年早逝的後周皇帝,咱宋朝開國皇帝的君王吧?

蘇臨清從柴榮英年早逝說到宋朝開國皇帝陳橋兵變、杯酒釋兵權;說到宋太宗燭影斧聲、以及高粱河驢車神的典故、定下“崇文抑武”的祖訓……

宋真宗、宋仁宗……蘇臨清的親朋好友們都相繼離世之後,蘇臨清放不下親朋好友們至死也惦記著的大宋,時睡時醒,繼續旁觀著這個羸弱的王朝。

直到靖康恥的那一年。

蘇臨清大受打擊,隱居深山老林,時睡時醒,偶爾在人世間行走。他見著北宋成了南宋,見著南宋情況越來越糟,然後被時空亂流一腳踹到了平行世界。

蘇臨清習慣性地把手揣進唯一袖子裏,做出貓咪揣的姿勢,悵然道:“我走之後,南宋大概也沒了吧。之後的王朝無論是金還是元,中原漢民的日子肯定都不好過了。”

葉頡越聽越呆滯。

半晌,他道:“你那個時空的華夏大地也太不容易了。”

蘇臨清點頭。

葉頡道:“分久必合,你所在的時空的未來一定也會好起來。”

蘇臨清:“可能吧。想那麽多幹嘛?我都已經離開了。我父母和師門也都骨頭渣子都不剩了,其他兩腳獸我管他死活,我又不是人。”

蘇臨清說得很灑脫,聲音很沉悶。

他很羨慕這個時空,雖然他是大宋的子民大宋的進士,但大宋真是遠遠不如堯朝,宋太宗比堯太宗,連提鞋都不配。

呃,說起來,宋太宗原本就是堯太宗的臣子,說不準還真沒資格替堯太宗提鞋。

“你要不要把你那個時代的故事寫下來?”葉頡看著蘇臨清臉上出現的懷念神色,提議,“哪怕寫成只存在於書中的世界,也能讓另一個時代的人被這個時代的人所知。”

蘇臨清眼睛一亮:“讓大家都來罵大宋的傻子皇帝嗎?!”

葉頡:“……嗯。”

蘇臨清擼起袖子,瞬間來了精神:“好!罵死他們!”

罵人是文人必修課!看我的“春秋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