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何以天下

司馬懿和左慈在河內待了好幾個月,眼睜睜看著原司徒手段果決將關中近七成的世家從雲端打到泥裏,心裏都有些發憷。

他們最開始以為那人性情溫和,不會在意有人開些無傷大雅的小玩笑,那可是仙人一般的原司徒、仁慈心善的原司徒、愛民如子的原司徒,就算有人惹了他不開心,大概率也只是訓斥幾句。

如果不是好脾氣的人,怎麽會對商賈、寒門都那麽好?

兩個人之所以敢在鄴城搞事情,就是仗著被抓了也不會出什麽事,再不濟他們還可以逃跑,烏角先生本事非凡,司馬仲達又有出身相護,怎麽著也不會下場太慘。

司馬懿對他寫的小報告很有信心,就算不小心被抓個正著,司徒大人看了他寫的關中見聞也不會對他做什麽,他也是為國為民,看在他煞費苦心將東西送到司徒大人面前的份兒上,就算沒有獎賞也肯定不會被罰。

最開始想的挺好,可惜計劃沒有派上半分用場,除了精心準備的應對策略胎死腹中之外仿佛沒有任何事情發生。

才怪啊!

誰能想到司徒大人平日裏那麽溫柔和善的人在這件事情上會那麽心狠手辣,聽說刑場上的血流了好幾天都沒能流幹,大夏天的太陽那麽大,可想而知有多少人為此送了性命。

司馬懿到底年輕,意識到關中發生的一切都是他送的那份關中見聞所導致嚇的好幾天沒睡好,他拐彎抹角把東西送到司徒大人手裏,一是的確看不過那些官員強行擄掠百姓為奴的行徑,二來則是想借機獻策出仕為官。

靠父兄幫扶出仕哪有憑自己的本事入司徒大人的眼值得說道,他司馬仲達自認不需要靠家裏人就能得到司徒大人的青睞,能靠自己當然還是靠自己。

結果精心準備的策略完全沒有派上用場,司徒大人親自出馬來到關中,一點情面都不留,愣是憑借與平常截然不同的殺伐果斷鎮壓了所有宵小。

司馬懿在小院兒裏窩了幾天,緩過來之後投效之意愈發強烈,司徒大人之所以能成為司徒大人,自然不可能只將靠那顆仁慈之心,當今天下何其之亂,沒點真本事怎麽可能走到高位。

天子不是傻子,滿朝文武也不是傻子,前些年割據州郡的各路諸侯更不是傻子,能把所有人都治的服服帖帖,現在這個運籌帷幄殺伐果斷的原司徒才是真正的原司徒。

傻的不是別人,傻的是他自己,他但凡聰明一點都不會覺得能把天下人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原司徒是個溫柔和善的主兒,司徒大人不發脾氣的時候或許能稱得上和善,一旦觸及他的底線,關中刑場上那些排隊投胎的家夥就是最好的例子。

希望原司徒大人不記小人過,怎麽說他也是為了關中百姓好,論跡不論心,雖然這事兒坑了自己家一把,好歹算是幫了司徒大人一個忙,如果再晚兩年發現,到時候解決起來可沒現在容易。

司馬懿安慰好自己,再三強調這次一定不能出問題,這才耐心等待司徒大人的車隊路過河內郡。

鄴城戒備森嚴,稍有不慎就會被衛兵抓起來,他不想走尋常路不假,可是也不想蹲大牢,出門在外沒有闖出一番名聲便罷,還把自己弄進大牢等家裏人去撈,他丟不起那個人。

要是家裏來撈他的人多問幾句,知道司徒大人之所以去關中是因為他的一封信,那完了,回家之後怕是要被打斷腿。

關中的世家這次遭了大難,司馬家和那些舉族遭貶甚至砍頭抄家的家族相比還算不錯,只是損失些錢財奴仆,沒有傷筋動骨,但是再怎麽說也是狠狠出了次血,不知道罪魁禍首是誰還好,知道罪魁禍首就是自家後輩脾氣再好也忍不住要揍人。

司馬懿很清楚接下來可能要發生什麽,所以格外重視這最後一次機會,要是不能在司徒大人回鄴城的時候入他的眼,到鄴城之後就沒機會了。

左慈神神在在看著年輕人著急上火,閉上眼睛打坐養神,只要他閉上眼睛,司馬小子就看不到他眼裏的心虛。

他自認本領非凡,在上次吃癟之前,他一直覺得沒有人見識到他的神通後會無動於衷,偏偏那位原司徒愣是沒把他搞出來的動靜放在眼裏,就跟沒事兒人一樣,除了加強戒備其他什麽都沒有發生。

左元放年紀也不小了,修習道術幾十年,遊歷四方不是為了升官加爵,單純就是喜歡欣賞別人看到神跡時的驚訝崇拜。

上次一定是他們藏的太嚴實,這次他們不躲,直接正面對上,原司徒親眼看到他的本事後肯定不會再無動於衷。

世人皆尊神敬祖,怎麽可能有人不想當神仙。

兩個人緊張的等著大魚上鉤、不是、是大魚路過,老的少的都幹勁十足,得知車隊在城外三十裏處安營紮寨後趕緊收拾行李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