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龍戰於野

韓嵩,字德高,於荊楚一帶頗有賢名,早在黃巾大亂的時候就到荊州避難,在劉表手下當差的時間已經不短,不過這並不代表倆人關系好。

韓德高是個名士,少時好學,雖貧而不改易其操守,知道亂世將至,連朝廷的征召都置之不理,只想隱居避禍安度此生,他剛到荊州的時候的確過上了一段安穩日子,後來劉表到荊州招賢納士,有些是主動過去投效,還有些是被迫過去投效。

韓嵩就是後者,他死活不願意出來當官,劉表非讓他出來當官,要麽當官要麽當鬼,只能被迫成為荊州二把手,一出家門就成了荊州別駕。

劉表為了讓他老實當官也是煞費苦心,太閑了容易棄官不幹,最好讓他忙起來,整個荊州最忙的除了州牧就是別駕,州牧是他自己的,那就給他個別駕讓他沒空琢磨什麽棄官歸隱。

荊州百姓盼著安居樂業,他韓德高身為名士大儒,官至一州別駕總不能棄百姓於不顧。

事實證明,韓嵩真當官了還真放不下百姓,實誠人就這一點不好,隨隨便便就能被人拿捏,後來劉表見他習慣了當官的日子,也不再想著歸隱山林耕田種地,這才將他的官職從別駕轉為從事中郎將,將別駕之位留給他真正的親信。

總之對韓嵩來說,劉表就是個徹頭徹尾的騙子。

不管怎麽說,他人已經出來做官,再說什麽也沒用,劉表有兵他沒兵,萬一棄官沒準兒那家夥還會追到他家裏問他當官還是當鬼,他又不想離開荊州逃去別的地方,只能湊活著繼續當官。

韓嵩是個正直無私的人,這樣的人對百姓來說是難得一見的大好官,對上官來說卻不那麽好相處,尤其劉表是個吃軟不吃硬的上官,派人吹耳旁風十有八九事情能成,硬邦邦的找他勸諫只能讓他發火,一來二去時間久了,劉景升對這個自己強逼著出來做官的家夥越看越煩。

都說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但是刀槍無眼,鬼知道真正派人過去會發生什麽,講禮數循禮節的人不斬來使,不講理的人可不一定。

反正就是,出使是個危險的活兒,尤其兩邊正在打仗的時候,使臣的危險性更是直線上升,要不然劉表派來的就不會是韓嵩,而是其他的親信,讓人去鄴城查看虛實是大事,只有親信才可信,他可不想聽人添油加醋亂說一通。

韓嵩如果知道劉表心裏想的是什麽,他離開荊州後就不會再回去,泥人還有三分火氣,再一再二不再三,沒有這麽欺負人的道理,可惜他沒有讀心術,根本不知道劉景升心裏打得什麽鬼主意。

不過即便不知道,親眼見到冀州百姓的富足和樂以及鄴城的富庶繁華後也開始感慨留戀不舍得離開。

他當官為的就是讓百姓安居樂業過上好日子,劉表到荊州之前,荊州宗族勢力甚是強大,大小宗族占了絕大部分的天地,百姓不光要給朝廷交稅,還要給那些宗族交錢報平安,日子過得很是艱難。

後來劉表到荊州,先是殺雞儆猴除掉一波作亂的宗賊首領,然後又任命那些宗族子弟為官為將,有之前的強硬手段擺在那裏,之後那些宗族也不敢欺壓百姓欺壓的太過分。

他以為荊州的百姓已經是亂世中過的最好的了,到了別的地方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冀州乃是黃巾賊爆發之處,四周多戰亂,賊眾又互相煽動生事,他早年聽說這些還是處處沸蕩動亂,原司徒經營冀州威懷兼洽,境內豪強賊寇皆能為其所用,萬裏肅清群民悅服,多好的一個安身立命之處。

鄴城還有藏書萬卷的藏書樓,冀州的書院也不會拒絕寒門子弟,從關中、兗州、豫州、徐州、青州、遼東等地過來投靠的儒生士子數不勝數,原司徒對他們安撫賑贍,讓他們有地方可以鉆研學問,做的好了還有額外的獎賞,他要是年輕二十歲,就是翻山越嶺也要來鄴城讀書。

韓德高嘆了口氣,他是寒門出身,家裏貧窮供不起他讀書,能學到如今全靠他自己的努力,寒門子弟想上進並不容易,當年吃過的苦現在想想也依舊唏噓不已。

他自小是個硬脾氣,能為了讀書而吃苦,可天底下寒門子弟那麽多,有多少能和他一樣吃苦受累,又有多少即便吃苦也依舊讀不了書?

他年輕時想去有藏書的人家借書比登天還難,鄴城的藏書樓裏孤本古籍數不勝數,卻並沒有攔著讀書人翻閱,只要身份正當,即便身無分文也能進去一睹為快。

多好的地方啊。

可惜他還得回荊州。

韓嵩在鄴城待了一個多月,吃穿住行全部由荀彧親自安排,荀文若對他的脾性拿捏的恰到好處,知道這人出身寒微又是被迫出來做官,帶他在鄴城走動時特意給書院多添了點戲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