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龍戰於野

——建安。

原煥的動作頓了一下,很快又恢復如常,“既然陛下已經將年號定下,過完年就著手昭示天下吧。”

建安,這一時期可以說是漢末最精彩的時期,後世婦孺皆知的幾場著名戰役,什麽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全都發生在這幾十年裏。

他總覺得時間還早,沒想到不知不覺竟然到了要改元建安的時候。

自漢武帝首創年號形成制度,歷代的天子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者內憂外患都要改個年號以示尊敬,打個仗要改年號,打個獵也要改年號,只漢武帝自己就有十多個年號,想憑年號記清現在是哪一年一般人還真記不住。

原煥撫平衣袖上的褶皺,看著欲言又止的荀彧又是一聲嘆息,他如今已經身在局中,記住和記不住又能有什麽區別,左右局勢已經變的和史書上記載的完全不同,就算現在把史書放到他面前任他翻閱,能起到的用處也沒有多大,反倒容易讓自己被局限住。

算了,現在這樣就很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走一步算一步,能走到哪兒是哪兒。

原老板心態非常好,笑吟吟看著想說什麽又不知道該怎麽開口的荀彧,大概能猜到這人想說什麽。

小皇帝如今在鄴城,更改年號不是小事,能讓荀文若糾結成這樣,無外乎怎麽對待小皇帝這一件事。

天子畢竟是天子,太嚴苛了他心裏過意不去,給朝廷太多權利他心裏還是過意不去,平日裏忙起來顧不得想這些,現在要過年了難得清閑,正好小皇帝又要換年號,後知後覺想起來可不又開始發愁了嗎。

太過理想主義最後折騰的還是自己,不知道他們家荀別駕這次能糾結幾天。

如果在荀彧剛來身邊那些天遇到這種情況,原煥或許還會跟著擔心,現在卻是完全沒有跟著擔心的必要,他不光不擔心,甚至還有心情在旁邊看熱鬧。

小皇帝在洛陽時被人脅迫,在長安時也是身不由己,在別的地方吃穿都得不到保障,來鄴城能重建朝廷對他來說已經是意外之喜。

有行宮可以住,有人安排日常起居,有人提供朝廷花銷,空架子朝廷沒有實權,但是他們不能說原煥對不起他們。

如果沒有鄴城讓他們落腳,天知道他們現在會淪落到什麽境地。

他們在長安的時候,只一個關中就治理的亂七八糟,現在雖然掌權的是鄴城官署,但是至少名義上大漢十三州有大半數都聽從朝廷的命令。

冀州、兗州、豫州原本就已經在原煥的掌控之中,如今再加上司隸關中一帶,他們直接控制的地方已經占了大半個中原。

青州、幽州名義上在別人手中,但是一旦鄴城這邊有動靜,以士孫瑞和公孫瓚的本事根本擋不住冀州的大軍,更不用說青州的兵馬本就歸原煥手下的將領掌控。

並州那邊袁紹還忙著和匈奴、烏桓搶地盤,中原亂,烏桓、匈奴也亂,上谷一帶的烏桓部落零零散散,首領難樓號稱能指揮九千多個部落,遼西烏桓不甘示弱,號稱能指揮五千多個部落,和這些相比,遼東、右北平那些只能調動幾百個部落的烏桓首領似乎不值一提。

烏桓大小部落數以萬計,大部落幾百上千人,小部落只有幾十個人,匈奴和他們差不多,北邊胡人聚族而居,部落和中原的村子類似,又不太一樣,村寨的族老鄉老要聽官府的命令,部落首領一旦覺得上頭的大首領靠不住,卷了鋪蓋就能帶著族人跑遠。

遊牧部落本就逐水草而居,不像漢地百姓有固定住處,草原那麽大,只要不怕死,想跑到哪兒都沒人管。

小皇帝在長安時,政令可能傳不出長安,可是現在皇帝詔書自鄴城往外發,走不通路被堵回來的情況大大減少,只要不想背上造反的名聲就不能再對朝廷的政令視若無睹。

如此一來,徐州、揚州、荊州也勉勉強強算是能聯系上。

益州不算,益州是真的道路不通,只要張魯把路堵死,除非能飛不然誰都進不去,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幾百年後尚且道路不通,何況幾百年前的今天。

冀州、兗州、豫州、司隸,再加上一個荊州南陽郡,這四州一郡名義上在朝廷的管轄之下,別的不說,至少州郡之內沒有盜匪作亂,也沒有膽大包天的貪官汙吏,宦官和外戚早在前幾年已經被收拾幹凈,就算天災不斷,在官府的賑濟之下百姓也能安居樂業。

這要是放在以前,簡直想都不敢想。

旁人只覺得有天子在身邊,遇到各種事情都要去小皇帝面前走一圈,“從之則權輕,違之則拒命”,怎麽看怎麽不方便,不如把燙手山芋扔給別人。

真正把小皇帝接到身邊才能發現根本沒有什麽不方便,在年幼的天子是個乖巧懂事的好孩子的情況下,迎奉天子有百利而無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