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烽火不熄(第5/5頁)

非戰時減少糧草的供應,一次只送十天半個月的糧,分量還不足以讓士兵吃飽,只有關外有敵軍來犯,才會迅速調來其他地方的糧草充作軍糧。

百姓為什麽不願意當兵服兵役,因為太平年間當兵吃不飽肚子,而天下大亂能吃飽肚子,又要豁出性命去換填飽肚子的機會。

不管什麽時候,當兵的日子都不會太舒服,而普通小兵可能一輩子也沒法成為將領,只能在軍營裏蹉跎歲月,這麽嚴苛的條件下,除非迫不得已沒有人願意當兵。

中原用糧草來牽制邊關武將,只要馬騰和韓遂不把心思放在隔壁關中,將他們視為鎮守邊關的守將完全沒有問題。

涼州脫離朝廷管轄乃是從羌人叛亂開始,最開始那兩年,各部羌人和小月氏、邊地漢人都有參與叛亂,慢慢的大權被馬騰、韓遂這兩個漢人首領掌握,羌人部落和小月氏以及其他各族部落只能再次沉寂下來。

馬騰、韓遂是漢人,對周邊的胡人部落自然和官府態度一致,而且他們倆身上都有朝廷封的官職,說他們是邊關守將並不牽強,涼州周圍的羌人沒有徹底消停,還需要他們兩個來鎮守,三方互相牽制,馬騰、韓遂在中間,該糾結的不是冀州,而是他們西涼。

賈詡算無遺策,不會猛不丁的忽然讓那倆人賣馬,除非他賈文和另有所圖。

原煥抿了抿唇,感覺口中有些幹,動作輕緩倒了杯水在旁邊晾著,心中有個難以置信的猜測,只是那個猜測過於震撼,他連說的都不敢說不出口。

荀彧擡眸看過去,眼中略有些疑惑,“主公?”

原煥捧著茶杯,蒸騰的水汽氤氳而上遮擋了神情,“文若,你們說,當今這天下,文人勇士想要建功立業,首選之地會是冀州嗎?”

荀彧頓了一下,語氣非常堅定,“非主公莫屬。”

不是他自大,而是縱觀如今天下局勢,即便天子不在鄴城,最能吸引人才的也是冀州,等過些天將天子在鄴城的消息傳出去,忠君與建功沒有沖突,那些心有疑慮的人也會放下最後的糾結,有天子在鄴城,他們幹什麽都有大義做支撐。

雖然這麽說有些不妥,但是毫無疑問,天子的用處在鄴城能夠發揮到極致,不管是對冀州,還是對天子自己,都不會是壞事。

原煥捏緊了杯子,手指關節微微泛白,“馬騰、韓遂與河東衛氏來往,我們是不是可以認為,他們在主動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