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烽火不熄(第3/4頁)

沮治中有些懷疑人生,他隱約記得郭奉孝在官署中和誰都能說上幾句話,但是除了荀彧之外,又和誰都不曾深交,怎麽不知不覺忽然和他掏心掏肺了?

郭嘉笑眯眯往前走,雙手背後踱著步子,怎麽看怎麽欠揍。

他承認他有那麽一點點小小的私心,但是剛才的話一點兒都沒錯,同門的情誼什麽時候都很好用,只要不在求學的時候和對方結下死仇,否則不管淪落到何等境地,闖出成就的同門都會伸手拉他們一把。

遠的不說,就說近的,公孫瓚公孫伯圭和劉備劉玄德,這倆人的例子夠了吧。

劉玄德出身寒微,假托中山靖王之後為自己造了個漢室宗親的身份,全大漢的中山靖王之後聚起來數都數不清,誰也不知道他究竟是真是假,不過既然宗□□那邊沒意見,就當他是真的漢室宗親。

那人和公孫瓚年少時一同在盧植盧尚書門下求學,後來各奔東西,也沒忘了聯絡感情。

關東聯盟討董,十八路諸侯何其威風,公孫瓚身為十八路諸侯之一,能把落魄的昔年同門帶到聯盟一起長見識,可以說是仁至義盡,對親兄弟也不過如此。

後來關東聯盟解散,劉備帶著結義兄弟去幽州投奔舊友,公孫瓚也沒有藏著掖著,給了他一個平原國相讓他落腳,要知道諸侯國之中掌權的不是諸侯王,而是國相,相當於平白送給了他一個諸侯國。

同門之情深厚至此,由此可見求學時的關系網有多重要。

郭嘉在心裏給自己找借口,想著想著忽然想起一個問題,朝廷派了新任青州牧去青州,他們家主公也令張郃和太史慈過去,劉備這會兒在幹什麽?

主公之前似乎說過劉玄德不可小覷,他當時留意了一下,那人和他的兩個結義兄弟的確將平原國治理的很好,假日時日未必不能成為一方豪傑,只是後來諸事纏身,那邊也沒啥消息傳回來,一來二去就忘到耳後了。

郭奉孝嘖了一聲,他沒記住不是事兒,旁邊還有兩個總理一州事務的上官,什麽不清楚直接問就是,“文若,你知道青州平原相劉備的近況嗎?”

“怎麽想起來問他了?”荀彧擡眸看了他一眼,說道,“青州前陣子大亂,劉玄德在平原國廣施仁政,百姓對其感恩戴德,士孫君榮就任青州牧後,看他理政有功表他為青州別駕,如今鎮守平原國的是他的結義兄弟關雲長。”

荀彧說到這裏頓了一下,斟酌了一會兒接下來的言辭,然後才繼續說,“據兩位將軍傳來的消息,那關雲長和張翼德皆是勇冠三軍之輩,劉備亦有梟雄之姿,只恐非久居人下之輩。”

劉玄德依靠公孫伯圭才得了平原君,在此之前從來沒有人覺得他會成為威脅,即便是現在,大漢四分五裂亂成一團,也沒有人覺得青州能成氣候,如果不是主公讓他們留心盯著,誰也不知道身邊什麽時候出蹦出來個勢力強勁的大威脅。

青州被嚯嚯了那麽多年,好像不管誰過去都只能苟延殘喘,但是想想那地方在焦和成為刺史之前也是難得的膏腴之地,還有海運的便利,前往遼東亦或南下都很方便,治理好了比之兗州、徐州也毫不遜色。

可惜了關羽張飛這兩個武將,兩個人跟了劉備,他們家主公又不可能讓劉備發展起來,如此一來,他們也只能感嘆生不逢時。

“劉備以漢室宗親自稱,他手下又有兩員悍將,士孫君榮心系朝廷,表他為青州別駕只怕不是看他治理平原國有功,而是借劉備之手來防備主公。”沮授皺起眉頭,冷哼一聲說道,“若非張郃將軍老練,這會兒的青州已經沒有他們的立足之地,劉備號稱仁義,他那兩個義弟可和仁義不沾邊。”

“不急不急,劉玄德仁義,我們家主公比他還仁義,這才哪兒到哪兒。”郭嘉語氣輕快,讓門房去裏面傳話,然後率先邁進大門。

青州的事情暫且不急,有張郃和太史慈在,劉備翻不出水花,就算張郃和太史慈壓不住,隔壁還有臧霸,再多陰謀詭計在強悍的大軍面前都是虛的,關雲長和張飛能打,他們的將士比那倆人還能打。

實在不行,還可以開門放呂奉先,讓武將們比拼武力,要害怕的從來不是他們。

府上草木旺盛,邁過大門就能感受到陣陣涼意,微風拂面吹得人恨不得在旁邊支張小榻睡個午覺。

郭嘉遺憾的收回目光,輕車熟路的穿過層層連廊,書房處已經有人候著,看到他們過來立刻挑起竹簾,將茶水點心全部送進來,然後才輕手輕腳離開。

“主公府上又出了新吃食?”郭嘉看到茶水旁邊的精致托盤眼睛一亮,催著荀彧沮授趕緊坐下說正事,說完了他們好一塊兒品嘗新吃食。

原煥放下筆,揉揉手腕說道,“前幾日莊子裏送來幾筐鮮桃,璟兒和奕兒要去書院讀書,便讓廚房將桃子做成點心,兩個小家夥喜歡,想來你也不會討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