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烽火不熄

原煥今天一大早帶著袁璟來書院,除了讓他來見見書院裏的幾位先生,還有就是讓外面那些讀書人知道,鄴城書院不光是一座書院,更是他們出仕為官的踏板。

朝廷無力掌控郡縣,大漢已經四分五裂,察舉制也即將走到盡頭,不想像歷史上那樣被北方遊牧民族打到中原,最需要改的就是選官制。

隋唐的科舉制在後世看來弊端很大,但是對現在來說,既能抑制豪門世家的勢力,又能擴大官吏的來源,選拔的時候不像九品中正制那樣只看出身,而是更看重成績,這樣不管是對掌權者還是對百姓來說,都比世家大族把持官場好。

冀州現在沒辦法大踏步跨到科舉選官,為了不引起天下世族的反擊,只能像現在這樣溫水煮青蛙,用人之處太多,手下的人才遠遠不夠,就算他們有荀彧這樣交友極其廣泛的人在,能請過來的人也有限。

主動來投的人的確不少,但是那些人良莠不齊,放到郡縣中能無功無過都是難得,更不用說能作出什麽成就。

官府征召只能征召有名有姓的大儒名士,那些有才華卻籍籍無名的人只能埋沒在鄉野之間,沒有奇遇加身,可能一輩子都這麽埋沒下去。

——國權不下縣,縣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倫理,倫理靠鄉紳。【1】

自古以來,皇權便一直不曾深入到宗族鄉裏,不管朝廷是強是弱,宗族鄉裏都治理都是地方自己在管。

朝廷強勢的時候,上至刺史太守,下至縣令,都由皇帝親自任命,而朝廷弱勢,地方勢力又會重新坐大。

皇帝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琢磨了不少法子,察舉的科目常見的有孝廉、茂才、賢良方正等,同時還有一堆不常見的名目,什麽陰陽災異孝弟力田,只要有才能,皇帝現編都能編出個名目來任官。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任何政策實施下去都可能變成當權者完全想象不到的模樣,皇帝想要察舉選官來加強中央集權,底下人不想讓皇帝插手管那麽多,一來二去就變成了另一個死循環。

察舉察舉,說是皇帝來選舉人才,但是皇帝不可能親自跑去地方選人,掌握察舉權利的還是地方的官,他們選官的時候重視門第族望,你選我我選你,選來選去還是那些人。

累世公卿的大家族怎麽出現的?就這麽出現的。

名門望族怎麽著都不會吃虧,他們進而入朝為官,退就在地方成為豪強,怎麽都不會委屈自己,就算後來察舉制變成九品中正制,也是換湯不換藥,內裏還是一個樣。

負責品評的中正官出身名門,評列九品察訪士人當然偏向名門子弟,官場的壟斷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想要打破這個壟斷也只能趁著亂世,要是趕在太平盛世來做這些,沒有足夠的本事,盛世也能被搞成亂世。

原煥自認為沒那麽大本事,只能慶幸身處在大爭也是大變之世。

寒門子弟出仕艱難,世家子也不容易,州郡各自為政,想走舉孝廉為官的路子不容易,而被州郡征召,顯然又站到了朝廷的對立面,最要命的是,州郡的長官不一定願意征召他們。

大漢十三州,各州的州牧刺史都不會是本地人士,自高祖開國以來,從本地選拔官吏或者直接由鄉老族老來治理基層的制度就已經被打破。

皇帝為了避免州郡官吏徇私,任命官員的時候會特意避開出身地,雖然沒能解決地方豪強勢力橫行鄉裏的問題,但是異地為官的傳統卻一代代的留了下來。

想要按著自己的想法安排人才的去處,首先得有足夠的人才才行,要是手上沒有能用之人,再怎麽不樂意也只能把人派去原籍。

官員異地為官沒有辦法完全解決地方豪強勢力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但是不代表他們什麽都做不小,很明顯的一點就是,走裙帶關系要比之前艱難許多。

人情往來的前提是要有人情,刺史、郡守空降到地方,就算當地豪族主動示好,他們也不敢隨隨便便把對方當成自己人,長袖善舞八面玲瓏的長官可以趁機擴大關系網,剛正不阿耿直秉公的長官卻不會給他們面子,不管怎麽說,借此走後門的難度都要提高不少。

一般刺史、郡守甚至縣令上任都會帶著自己的屬官,新官上任三把火,為了保證自己的權威也要打壓當地的豪族,畢竟一山不容二虎,地頭蛇勢力太大,他們這些正經的官還怎麽樹立權威?

各州州牧上任後拉攏當地的大世族來穩住地位,劉表劉焉甚至劉虞走的都是這條路,只是前者拉攏的是當地世族,後者拉攏的是附近遊牧民族,一旦他們站穩腳跟,立刻就會扶持自己的勢力,

大家族的人可以和以前一樣通過家族的勢力到州郡為官,小家族的年輕人趕不上躺兒,想要出仕就要想其他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