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戰爭篇(第5/6頁)

一個強軍,竟然淪落到了打下手的地步,這讓江北如何不憋屈呢?

當然最後在面對沭城的時候,景睿旸難得的改變了作戰計策,讓江北去打前陣。

沭城難打,江北也是清楚的,但是那個時候,段鴻飛已經沒有了選擇的余地,若是他不按照景睿旸的作戰方式去打頭陣,那江北將被徹底的排除在聯合軍的核心範圍之外,城中的百姓也永遠不會知道江北在此次戰事中做出了什麽貢獻。

難不成說帶著多少人來帶著多少人回去,就是他想要的結果嗎?不,不是的,他組建聯合軍本來就是為了西部這一塊的地域和西部這幾座城池中隱藏著的兵力。

江北說起來富饒的,但是占地面積根本沒有辦法和百越東夷相提並論,雖然看起來段家軍的將士很多,但是江北人口卻不多,而且江北長時間都在大臨的管轄之下,就算現在段闕雲成了江北王,但城內的百姓大多還是心向著大臨的,根本不像百越和東夷一樣,從一開始就將自己排除在了大臨之外,對大臨也沒有什麽歸屬感。。

打仗可不是什麽簡單的事情,人口,財力缺一不可。這麽多年來,段家軍也不過是數十萬的人數。戰爭折算率可都是以幾萬幾萬來算的,說不定一場戰事整個段家軍都要折進去。可是若是只要折損沒有補充的話,那段家自然也不可能走得長久,更別說以後得逐鹿天下了。

因此段闕雲父子便將目光投向了西部,希望能夠從這裏得到補給,不管是人還是資源。

但是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在這裏打仗都打了半年,只見人少不見人多。

本來他想借著沭城一戰補充些兵力,但是沒有想到的是,沭城內的西蠻鎮守首領太過兇殘,竟然將沭城屠了城,活下來的幸存者,不過幾千,這幾千人還不夠他這一場戰事的折損呢。

為了能夠攻入沭城江北這一次的折損率是最高的,足足折損了有五千將士,五千將士啊,段家軍總共才多少人?來到這裏,除去現在還在鎮守江北的段家軍,來到這裏的將士,不過也只有三四萬,這一下子少了五千人,不管是對哪支軍隊,哪怕是現在人多的東夷都是不能夠接受的。

而且就算是順利的攻下了沭城,這次沭城的幸存人口也不是全部都選擇江北的。其中有部分選的是東夷,畢竟那孔明燈就是出自東夷之手,好在百越這一戰倒是沒有什麽建樹,沒幾個人選擇去百越,這也算是讓段鴻飛勉強心裏有了安慰。

但是之後幾座城池更是讓段鴻飛絕望了,後面的座城池和沭城一樣全被屠了城,城內的百姓也就剩下個千百來號人。也就是說他辛辛苦苦打了半年的仗,最後收獲的也沒有多少人,反而是自己折損去了不少,他來到西部的時候,一共帶了四萬人出來,到攻下整個西部疆域後一算,麾下的將士竟然只有三萬五,也就是說他自個兒還倒貼五千人。

因為三地實力不同,百越和東夷每個勢力都出三萬人,江北獨出四萬人,本來東夷是要多出點人的,但是因為東夷的軍械強大,也就抵消了那一萬的人。畢竟大家出來征戰自個兒的大本營,總不能兵力空虛吧,總要留下一些人鎮守的。因此來到西部的,一共是10萬大軍。征戰之後,東夷原本的三萬人直接翻了好幾倍,總數量達到了八萬人。百越的三萬人馬也有所增加,雖然不像東夷那麽誇張,但也有五萬人。只有他們江北打完這一仗,人還少了五千。

清點著自己的麾下的將士們,段鴻飛越想越憋屈。

而且最讓他不滿的是之後的分贓也是極為不均,自然,大家是聯合軍是一起攻占下這些城池的,因此這些城池自然也是要分一分的,一共十二座城池三個勢力分,要是平均點分怎麽也能夠分到個四座城池吧?

但是沒想到的是,他還真就沒分到。

主要還是因為這些城池中的百姓,對於江北的認可度不夠。

事實上在前面幾座城中,江北幾乎都是處於劃水的狀態。前面那八座城,對於江北的所做的手所為極為厭惡,因此前面八座城池根本不願意讓江北進駐。只有後面那四座城池對江北的感官有所改善,但是那座城池的幸存者只有加起來都沒有1萬人,這麽點人,他拿來又有什麽用呢?

到最後江北也就只能憋屈地拿下了後面的三座城,那三座城已經被西蠻摧毀的不成樣子了,建築什麽的早就被一把火燒了個幹幹凈凈,城內的百姓也都死得差不多,只剩下千百來號人,看著滿目瘡夷的三座城池,段鴻飛是欲哭無淚。

但是他對於聯合軍的分配,一點也沒有辦法提出不滿的意見,現在的江北已經不在時開始志得意滿來到西部的江北了,經過這一場戰事,此時在西部的江北軍只有三萬五的人馬,這麽點兵力,別說是對上東夷就連百越都比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