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不敗(第6/7頁)

“唉,東夷太過動蕩,誰知道大臨朝廷還會不會再起發兵攻打,要我說啊,還是盡快離開這東夷這個是非之地為妙。”

“談何容易,我在郡城有些關系,昨個兒我去打聽了,聽說這新來的東夷之主可不是什麽好相與的,這東夷啊,還封著呢。”

“話說,這新來的東夷之主是什麽來頭?”

“不清楚,只知道他姓景,聽說是前朝的太子。”

“前朝的太子,我記得東夷郡王就是前朝之人吧,這前朝的太子莫不是一直就被東夷郡王暗中藏在東夷等待起事?”

“誰知道呢,我們還是先想想未來我們的生意該怎麽辦吧。”

說著那人的聲音低了下去,接下來兩人的交談內容也都開始圍繞著他們的生意了。

姜梨聽了一會後發現沒有其他關於新的東夷之主的信息,便提著菜籃子離開了。

東夷,易主了。

新的東夷之主現在的景王,未來的景帝,他的名字好像叫做景睿旸,是前朝大景王朝的太子,也是景延的侄子。

現在應該是來到了書中一個極為重要的轉折點。

大臨攻打東夷,景延帶人逃亡,而在大臨和景延都兩敗俱傷之際,謀劃多時的前朝太子景睿旸趁虛而入,接管了東夷。

景睿旸占下東夷之後,對原先景延從各個縣鎮匆忙召集過來的東夷軍進行了收編和改建。

男主駱傳名便是在這個時候進入到景睿旸的視線中,並迅速崛起。

駱傳名是個軍事天才,用兵如神,但是景睿旸也不差,駱傳名尚有敗跡,而景睿旸從無敗仗。

景睿旸是個極有能力的君主,他出身高貴,臥薪嘗膽蟄伏多年,終於成事,因此他工於心計,極善謀定而動,不戰則已,一戰必然是大勝。這次東夷事變,便是有名的以少勝多。

景睿旸以四萬鐵騎大敗大臨,一戰成名,也正是景睿旸這次的大勝,讓大臨從強國淪落為一塊被諸王垂涎的肥肉,從此開啟了十年戰亂的局面。

而且,除了軍事才能之外,景睿旸的政治才能也是極強,帝王心術被他玩出了花,他的手下無人不服他。

推翻大臨並擊敗諸王後,景睿旸重立大景王朝。

他位期間,政治清明,國泰民安,邊疆穩固。若非他身體極差,登基後沒多久就駕崩了,根本輪不到駱傳名稱帝。

甚至還有讀者討論,若是景睿旸沒死,那他其實才是名副其實的男主。

書裏駱傳名對景睿旸也是極為敬重,是亦師亦友的關系,景睿旸駕崩之後,駱傳名雖然不服新主,甚至沒多久就殺了新主自己皇袍加身登基為帝,但他卻沒有改掉景國的國名,大景依舊是以大景為名。駱傳名登基後,按照景睿旸在位時的政策治國,開創了大景五百年的繁華。

可以說,後期駱傳名所有的成就都是建立在景睿旸打下的基礎上的。

有景睿旸開創並搭建出的大景格局,這才有了後來駱傳名發展出的盛世大景。

回憶了一遍劇情之後,姜梨將重點放在了景睿旸身上。

她看的那本書裏,若是輪才能,景睿旸的各項才能甚至在駱傳名之上。

若非他身子極差死的早,否則,駱傳名定無出頭之日。

但同時,也正是因為景睿旸的身體不好,因此,景睿旸在書中的描寫並不算多,對於他的描述也多是用尊稱,未稱帝的時候他被稱作是景王,後面建國稱帝了,他就被稱作是景帝。

他的本名極少出現在文中。

姜梨一開始也沒想起來,但就在剛才,她突然想起來了第一次見到畢方行的時候,畢方行問了她一句話。

“你和景睿旸是什麽關系?”

當時姜梨還真沒把這個陌生的名字和現在剛剛打下東夷的景王景睿旸聯系起來。

可就在剛才,姜梨腦中靈光一現,突然就記起了如今還是景王的本名。

和畢方行說出的那個名字一模一樣。

景睿旸,她和景睿旸有關系?

自己只不過是個再普通不過的民女了,她怎麽會和景睿旸車上聯系呢?

當時對這個名字太過陌生,姜梨並沒有將畢方行嘴裏的名字和未來的景帝聯系到一起,她一開始心裏確實疑惑過,但是很快便忘記了,現在東夷易主,原本已經模糊起來的記憶一下子明朗起來。

自己與畢方行從未謀面,他為什麽見面就問自己和景睿旸的關系呢?

姜梨擡起左手,左手腕上一個赤金鑲寶石的鐲子在太陽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她和畢方行之間的聯系只有這麽一個鐲子。

鐲子?景睿旸?

姜梨微微皺眉。

這鐲子是楊京送給自己的,是他母親的遺物,畢方行也承認這鐲子是他制作出來的,但這和景睿旸有什麽關系呢?

不對!

姜梨突然意識到了不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