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4/7頁)

顧晉誠攬住他的肩膀:“裏面進不去車,得走路。”

顧文越沒意見,坐著太久走動走動也好。

村口遮天蔽日的大銀杏樹,歷經千年,樹邊就是一條潺潺流淌的小溪流,初冬水位很低,河床底下的青石板都露出來。

一行人超過十個人,浩浩蕩蕩地沿著小溪往裏走。

兩個高個子男人為首,後面是拎著各種東西的黑衣西裝保鏢和助理。

停車場的工作人員看他們一眼,走進保安亭。

年輕的保安不懂:“那是誰?師傅你怎麽跑出去了?”

“那幾輛車很貴吧,那兩個打頭的人看著就特別有錢!”

工作人員拿起保溫杯喝水:“那是整個黃杏古村的大恩人。我們這兒,現在能有條路出去,多虧他。”

年輕人驚訝:“就外面那條路?我還嫌太窄了呢,兩邊通車不方便。”

“是大老板修的?”

工作人員把保溫杯擱在桌上,砰地一聲。“小年輕不懂事,你以為修橋鋪路那麽簡單,你想修多寬要多寬?”

“政府沒規劃到這裏,你自己就算有一個億的錢,都不能修。這就是規定。顧總既花錢又花精力去跟政府談判,在規劃允許的範圍內,勉強修出一條這麽好的柏油路,這已經是天大的好事。”

黃杏古村裏的小孩子能順順利利地出去上學,出去打工的年輕人能每年從大城市一路開車回到家門口,留守的老人們家家戶戶有補貼,古村開發但又沒有過度開發,維持著小橋流水人家的靜謐祥和。

——這些裏裏外外都是顧晉誠的功勞。

村子裏的人都知道,也都記在心裏。

年輕的工作人員撓撓頭:“好像也是,這附近十裏八鄉的基本都是水泥路。”

“嘿,我還以為政府覺得我們古村旅遊開發做得好,特意修的呢。原來是大老板幫忙弄。”

工作人員拎拎褲子坐下,繼續道:“我們古村旅遊開發也是他做的呀。”

“啊?”年輕工作人員想起來了,“他不會是姓顧吧?我記得誰說過,我們開發的老板姓顧。”

“師傅,好像是裏頭村子孤兒院的孩子?長大被有錢人認回去?到底怎麽回事?”

他是剛來的外來打工者,對村子裏的事情所知甚少。

他師傅擺擺手,嘆氣:“沒良心的父母弄錯了孩子,發現之後就把四五歲的孩子丟我們村來了。”

“我們村以前有個老教師,收養了幾個孩子,結果別人就當這裏是孤兒院,不要的孩子就丟過來。後來就真的多了個孤兒院。”

年輕人訝異:“就這樣還能被有錢的父母找回去?那也真的是……蠻厲害的。”

“對了師傅,你不是說弄錯?那另一個呢?怎麽回事?”

師傅搖頭:“那我不知道,這種家事,人家不會往外說的啊。”

“那對丟孩子的父母呢?”年輕人繼續八卦,十分好奇。

師傅說:“車禍,死了。所以做人要有良心。老天爺是長眼睛的。”

-

從村口的大銀杏樹開始溯著小溪流而上,便是一棟一棟炊煙裊裊的小房子。

房屋幾乎都保持著古樸的外貌,同時也能看到現代化的痕跡。

這個點,都是家家戶戶做飯吃飯的時間,加上陰雨天,不似平常下午,沿著河流兩邊曬太陽的老人多。

偶爾有人出門,就站在圍墻裏同他們打招呼。

“小顧回來了啊?”

“喲,小顧來了。”

顧晉誠稍微擡擡手,算是回應。

顧文越看著面容蒼老的老人們,各個都帶著滄桑的笑容。

他想,這便是所謂的“夾道歡迎”了。

踩著水泥路,聽著潺潺的流水聲,窄窄的河道對岸,是開著的門戶,墻頭有一排排的松枝盆景。

遠處河道上有一疊一疊的拱橋、平橋,沿河修建,底下還有水泥台,是方便臨河洗衣淘米。

顧文越輕嘆:“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①

“嗯?”顧晉誠瞥他,怕路滑,伸手虛扶著他。

顧文越笑了:“沒想到在這個時代,在這裏完成了多少人想過的天下大同。”

“很有意思。”

他看向顧晉誠的眼神,第一次充滿敬重甚至是佩服。

顧晉誠沒說什麽,只是望向村落盡頭,手臂指了指:“就在那裏。”

古村是沿河沿山而建,村口一棵大銀杏,村裏還佇立著一棵,遙遙呼應一般。

古樸的圍欄大門被推開,露出一溜兒小小的圓腦袋。

“晉誠哥哥來了!”

“哥哥!”

嘹亮的聲音很有穿透力,沿著寒風傳入顧文越的耳中。

他想,這個哥哥真的很好。

-

黃杏孤兒院。

院子裏,正燃著一大盆竹子在烤火取暖。

旁邊整齊地碼放需要取用的毛竹竹片,隨時添加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