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完結(第2/4頁)

當然,不是他不行了,只是總是不比年輕時候生猛。

一點一滴的事聚合在一起,讓康熙明白,自己的身體和精神已經過了巔峰時刻,開始走下坡路。

現在康熙其實還能算在壯年,所以各種細小的情況並不明顯,康熙還能大著膽子去海外闖蕩。

若再過幾年,若等他過了五十歲,恐怕就要顧慮很多事了。

康熙這時候終於明白了一些本來英明的皇帝,為什麽暮年會如此昏庸。

或許是時光磨滅了他們的雄心壯志。但更大的可能是,他們的身體已經不能承載他們的雄心壯志。

以前他一個通宵就能把政務處理完,能將朝中大小事都打理得井井有條,朝中文武百官的小心思他都能猜得清楚透徹。

但現在,他已經做不到以前那樣事事關心,面面俱到。

有太子在,他將許多瑣事給了太子,才能維持大清朝廷如他青年時一樣高速運轉。

若沒有太子,他可能就只能抓大放小。

然後,隨著年齡繼續增長,他又要從手中抓著的大事中繼續抓大放小,循環往復。

那不斷漏掉的事,足以讓一個好端端的國家變得千瘡百孔。

當康熙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他就想禪位了。

他知道,自家的寶貝孩子是一個對權力欲。望極低,對兄弟們極其信任的好孩子。

比起自己在位,自家的寶貝孩子一定會將更多權力坦然分給兄弟們,讓大家有力往一處使。

以保清對弟弟們的壓制、保成對弟弟們的愛護,其他阿哥們也一定不會有不臣之心。

當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政務和權力分給其他阿哥。但這樣,便是分了太子的權力。

康熙看透了人心,知道人心最不能考驗。

即便現在的小阿哥們都以太子、大阿哥馬首是瞻,但他們漸漸長大,搬離了皇宮,誰又能保證他們不會因為手中的權力生出異心?

他的太子這麽善良,即使那些弟弟們最後無法威脅到他的地位,但弟弟們與他決裂,保成一定會傷心欲絕。

康熙永遠記得保成年幼時,半夢半醒時,說出的順治對保成的批語。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

這句話是誇獎,也是縈繞在他心中的詛咒。

所以,康熙認為,他該放手了。

“保成,我退位後,仍舊是我們二人一同管理這個大清。只是我將卸下瑣事,做一些皇帝做不到的事。”康熙輕輕拍著胤礽的手臂,“比如我會去大清各地走走,親眼看看大清各地的吏治,還有比太上皇更難收買的欽差嗎?”

“我還要去海外更多的國家,學習更多的知識,了解更多的海外風土民情,然後回來交給你。那些大臣和傳教士們寫的書籍都是一家之言,而且他們不是皇帝,不能從皇帝的角度出發看待問題。我得親自去看,去思索,然後教給你。”

“我還想嘗試一下新的事。比如同保清那樣帶兵打仗,比如和常泰一起去做生意,比如與唐甄一起在新大陸收留印第安人建立新的大清城……”

康熙說起此事時,雙眸閃閃發光。

胤礽看著康熙的雙眸,仿佛自己年幼時,趴在康熙膝蓋上,仰望才二十來歲的汗阿瑪暢想未來。

歲月磨去了康熙年輕的容顏,給他的臉上增加了許多道溝壑。他的兩鬢也因為為大清殫精竭慮而早生了幾抹灰白。

但歲月沒有磨去他這一世的汗阿瑪的棱角,更沒有磨去汗阿瑪的雄心壯志,與汗阿瑪從小就豐富至極的奇思妙想。

胤礽靠近康熙,把頭靠在康熙肩膀上,悶聲撒嬌道:“汗阿瑪想出去玩,把保成留下來看家。”

康熙笑道:“對,你的汗阿瑪累了,要出去走走,留保成看家。”

胤礽不滿:“但保成也想再多玩幾年、幾十年。”

“還幾十年!”康熙點了點胤礽的鼻頭,“你想把汗阿瑪累死在龍椅上嗎?大清交給你了,你想偷懶,就趕緊和太子妃生個大胖小子,把大胖小子養大之後,你也可以和我一樣,提前禪位跑路。”

以康熙對胤礽的了解,胤礽一定會這麽做。

他的兒子和他一樣,都絕對不想在龍椅上變成一個有心無力的昏君,因晚年不能控制的怠政,將大半輩子的心血焚燒殆盡。

而且太子提前繼位,太上皇還能看著太子別走錯路。到臨走的那一天,合上眼時也放心一些。

胤礽臉貼在康熙肩膀上,用頭頂拱了拱康熙的臉,不說話。

康熙知道胤礽還在鬧別扭,便只輕輕繼續拍著兒子的手背,也不說話。

太監燃起檀香,揮動蒲扇給康熙和胤礽驅趕蚊蟲,送來涼意。

幾只尾巴上亮著燈的螢火蟲從花園中茂密的灌木叢中鉆出來,圍著太監手中的蒲扇輕輕飄動,然後很快被檀香熏走,飛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