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40w營養液加更)(第2/2頁)

當然,如果拒不認罪,就算不流放,也得抄家了。

根據這段時間審計結果,康熙看到,對百姓剝削最嚴重的問題是火耗銀。

雖然他三番五次下令不準攤派火耗銀,但一點用都沒有。

解釋一下什麽是火耗銀。

因開采銅的效率不高,大清銅錢不夠多,所以交稅的時候,大多折算成白銀。

白銀按照重量算錢,路上肯定有損耗。於是為了上繳足夠的稅,就要多征收稅,以補足損耗,稱“火耗銀”。

這“火耗銀”,就成了官吏們層層加碼,貪汙的好方式。

康熙曾經動過“火耗歸公”的想法,即不再追究“火耗”,少就少吧。

但他知道,這不是長久之舉。

因為如果他說不要火耗銀,官吏們可能就會在路上拿走一半稅銀,說這是“火耗”。

若你要追究,那他們就繼續攤派,多收三分之二的銀子,然後交一半上來,剩下的進入自己口袋。

砍頭?康熙已經為了火耗銀砍了許多腦袋,完全沒用。

大清的官場,或者說封建王朝的官場,就是這麽爛。

胤礽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他放棄了整治吏治,轉而向海外進軍。

只要把大清這塊蛋糕坐大了,哪怕從官員指縫中漏一點,百姓們都能溫飽。

現代的海外國家證明了這一點。

大清在海外貿易中賺取了足夠多的銀錢、購買了足夠多的糧食,康熙雖然心有不甘,也終於決定火耗歸公,由大清國庫來承擔會被官員貪汙的部分。

但康熙仍舊咽不下這口氣。

胤礽想了想,道:“汗阿瑪,要不改革錢制吧。既然銅幣不夠,需要白銀。那麽何不做銀幣和金幣?”

康熙看過經濟學的書,明白海外已經有人提出“金本位”的經濟學思想。

他沉思了許久,道:“但如何規避偽造錢幣?”

胤礽道:“大清科學院已經做出小型發電機。這些發電機雖然因為功率太小,暫時找不到其他用處,但可以做到電鍍金屬。只要我們讓偽造錢幣的成本比真的錢幣更高,他們就算偽造了錢幣,我們的損失也是可控的。等有了銀幣和金幣之後,或許我們可以在京城中以金幣為錨點,試著發行官方金票。”

胤礽為大清科學院帶來磺胺藥的制作方法的時候,順帶帶來了簡易發電機的制作方法。

不過大清科學院制作出簡易發電機,卻沒研究透徹其中原理,只能復制這些發電功率不高的發電機,沒辦法制作出更大功率的發電機,自然也就暫時沒辦法把電力用到其他方面。

不知道原理的機械就是空中樓閣,大清要運用上電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過這些已經可以復制出來的簡易發電機,做一些簡單的電鍍工藝還是沒問題。

這個電鍍工藝,就可以成為錢幣的防偽標志。

如果大清的銀錢不再稱重量,而是直接和銅幣一樣算面額,那麽火耗就不存在了。

只要銀錢整體完好,它的價值就完整。就算你把它刮掉一層銀粉也沒用。

何況,胤礽可沒打算用純銀當銀幣。

當銀幣和金幣出現的時候,數著庫房中的黃金儲備,他們就能發行紙幣了。

紙幣要能推廣開來,大清的商業貿易繁華程度絕對能再上一個台階。

若是海外市場也習慣使用大清的紙幣,大清就可以收割全世界的財富了。

胤礽拍了拍臉。

這個錢幣改革勢在必得,該讓弟弟們回來幫忙了。

一個都別想跑!

他可是知道,這群臭弟弟出海之後樂不思蜀,明明做完了事也不想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