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第3/4頁)

“你怎麽也在發呆?”胤禔又摸走了一根熏肉幹。

胤礽實話實說:“我想弟弟們了。還有宮裏的公主,都快出嫁了吧?得給她們選好人家啊。”

胤禔斬釘截鐵道:“我一點都不想。一群混世魔王,想個屁!”

胤礽瞥了胤禔一眼。

大哥雖老說不想弟弟們,每次回京,都給兄弟姐妹們準備了禮物。

能讓大哥準備禮物的人,肯定都被大哥放在了心上。

“再過兩三月,等陳師傅把伊犁的事理順了,咱們就回京。”胤礽道,“有陳師傅在,這裏也不需要咱們操心了。”

胤禔叼著肉幹,就像是四九城裏的旗人街溜子:“陳師傅又離中樞遠了一步。”

胤礽白了胤禔一眼:“陳師傅若想回京城,立刻就入中樞。”

胤禔道:“還是汗阿瑪不厚道。大學士本就只是一個虛階,先讓陳師傅入了文淵閣再讓陳師傅亂跑不好嗎?對了,弟,你想給陳師傅擬什麽謚號?”

胤礽:“啊?”

胤禔道:“陳師傅之後若不出問題,一個文貞穩了吧?”

胤礽道:“低了吧?”

他記得歷史中陳師傅的謚號就是“文貞”。現在陳師傅比歷史中功勞大得多,還是“文貞”就很不妥了。

不過文貞在明清的謚號規則中,已經是第二档的謚號,往上就是“文正”了。

因範仲淹範文正公聲名在前,又有司馬光“文正是謚之極美,無以復加”的評價,所以明清帝王不會輕易給出“文正”的謚號。

胤礽道:“只以陳師傅目前的功勞,我也想為其爭取一個‘文正’。不過以我之意,‘文正’不如‘忠武’。”

“忠武”是通用謚號中最高的一档。比起“文正”,謚號“忠武”的人都幾乎能被民間神化了,如三國時的諸葛亮、唐朝的尉遲恭、南宋的嶽飛韓世忠、明朝的常遇春等。

不過在清末的時候,“忠武”的謚號被濫用,才顯得逼格低了一點——除了道光年間給的“忠武”勉強還算得上對大清有保國之功外,剩下的“忠武”,都是批量頒發給了鎮壓太平天國起義的將領,那時候“忠武”已經不值錢了。

不過那時候整個封建王朝都不值錢了,依托於封建王浩的謚號不值錢也理所當然,不是“忠武”這個謚號的問題。

在現在,“忠武”還是所有文臣武將最向往的謚號。

費揚古本在腹誹大阿哥和太子怎麽能在陳廷敬活著的時候討論陳廷敬的謚號,這太不吉利了,這兩個皇子一點都不尊師重道。

但現在,費揚古只想振臂狂呼,你們也討論討論我的謚號啊!我也想要“忠武”!我一個武人,不害怕什麽吉利不吉利!

“‘忠武’啊,現在的陳師傅還不夠格得到‘忠武’的謚號。”胤禔用袖子擦了擦嘴,“我挺夠格,以後記得給我謚號‘忠武’。”

胤礽道:“大哥,你是宗王,謚號規則和大臣不同。你看‘賢’如何啊?”

胤禔道:“不如何,我就要忠武。宗王又不是沒有兩個字的謚號。”

胤礽道:“真不合規矩。要不我再給你加個‘懿’?懿賢親王如何?”

把十二弟和十三弟的謚號加起來給你,求求大哥你別作了!

胤禔擺手:“沒得商量,除了‘忠武’什麽都不行。你大哥我難道還抵不過一個諸葛亮嗎?”

胤礽:“……”這要弟弟我怎麽回答?

費揚古:“……”太子殿下,您要堅持住!千萬不能讓大阿哥這個不要臉的得逞!

胤禔和胤礽吃飽之後,就出門遛彎。遛彎的時候還在討論謚號的事。

陳廷敬遠遠看到太子來了,本來走過來打招呼。

剛走近,陳廷敬就聽見他倆居然在討論謚號,頓時眉頭青筋暴綻,想隨手撿起一根樹枝當戒尺,打爛這倆家夥的手板心。

哪有活著的時候自己討論自己的謚號!你們倆才多點大!太不吉利了!

而且哪有宗親謚號“忠武”?!大清宗親的謚號都是跟著帝王謚號走!!“忠武”是大臣的謚號!!

胤禔見陳廷敬手擡了起來,條件反射拉著胤礽就跑:“快逃!陳師傅生氣啦!”

胤礽腦子放空跟著胤禔拔腿就跑:“嗷!”

看見已經很大兩只皇子手拉手逃跑,陳廷敬愣了一會兒,不由扶著腿笑彎了腰。

他轉頭對混入了文臣中的曹寅和納蘭性德笑道:“他們怎麽還和小時候一樣?”

曹寅笑道:“太子殿下說,這叫條件反射。陳師傅在大阿哥和太子殿下小時候打過他們手板心?”

陳師傅回憶起曾經和皇子上課時的情形。

“皇上確實給了我們懲罰皇子的權力。師傅們都不敢用,若用了,皇上其實反倒會生氣。有次我氣急了打了大阿哥的手心。皇上就要打我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