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第2/4頁)

胤礽點了點博爾塔拉河:“這裏。”

胤禔失笑:“這也跑得太遠了。”

胤礽道:“康親王傑書已經在歸化城等著了。大哥可與傑書匯合。”

歷史上康親王傑書也駐紮在歸化城,即後世呼和浩特。

當時康熙信心十足,以為一定能合圍成功,逼迫噶爾丹西逃。結果結局……

傑書被坑得厲害,成為一支孤軍。若不是噶爾丹是北逃而不是西逃,撤退路上又遇到瘟疫,傑書這一支孤軍肯定會被噶爾丹吞掉。

不過胤礽根據現在準噶爾的局勢,羅斯國不會在明面上支持噶爾丹,斷定噶爾丹肯定是西逃。那麽傑書這一支軍隊,就能真正發揮攔截的作用。

“理藩院尚書阿爾尼所領輕裝部隊已經偵察到了策妄阿拉布坦所領部隊動向。大哥不需要全殲他們,只要能與策妄阿拉布坦交戰,我們的戰略任務就完成了。”

阿爾尼就是原本歷史上在□□會河之戰中被噶爾丹大敗的清軍將領。

他也是被拖拖拉拉的八旗軍隊坑了。說好的合圍,他與噶爾丹交戰了,八旗部隊才剛出發。

其實阿爾尼所領的輕裝隊伍中,有兩千人的精銳偵察兵,是蒙古八旗中最擅長長度跋涉打探情報的勇士。他們的戰鬥力比滿洲八旗普通士兵強。

現在胤礽物盡其用,讓阿爾尼避戰,盡力發揮偵察兵的作用。

胤禔摸了摸下巴多日未刮的胡茬:“只要和策那啥交戰,就能證明準噶爾分列的兩部首領都與大清作亂。大清進軍準噶爾便師出有名了。”

胤礽道:“不僅如此。策妄阿拉布坦雖有幾萬部眾,但能作戰的人不超過五千。以大哥的實力,肯定能斬獲至少百人首級。他損失慘重後,就會知道大清不好惹,不會再與噶爾丹聯合起來攻打大清。策妄阿拉布坦是個能屈能伸,且城府極深的人。他一定會再次與大清為敵,所以這一次反而不一定與大清為敵。”

胤禔嗤笑:“因為他還沒有統一準噶爾。等噶爾丹死了,他統一了準噶爾,就回來騷擾大清了。你想假意求和,其實是穩住他之後,攻打準噶爾?”

胤礽點頭:“不僅攻打,我要覆滅整個準噶爾部族。”

聽著胤礽冷酷的話,胤禔拍了拍胤礽的肩膀:“覆滅準噶爾部族的事我來下命令,我來做。”

對於蒙古部族而言,必須把他們貴族血脈完全殺掉,把婦孺全部遣散到各地,才能完全斷絕他們東山再起。

這是很血腥殘酷的事。胤禔不想讓胤礽為難。

胤礽拍了拍胤禔放在他肩膀上的手,道:“我怎麽能老讓大哥你出風頭?偶爾我也想有一個滅國之功。”

胤禔見胤礽主意已定,嘆氣道:“成。你做什麽哥都支持你。但你不要勉強自己。”

胤礽點頭。

身為大清太子,有些殘忍的事,他必須做。

在現代中,兩國交戰不傷平民、不殺俘虜。但在封建時代的戰爭不可能。

為了把準噶爾完全納入版圖,兩個準噶爾汗的部族,有的會被打散送給其他部族,有的會成為消耗品,就像是秦始皇派六國百姓修長城一樣。

就是疲民,就是想讓他們累死。

胤礽閉上眼睛。睜開眼睛後,他輕輕敲了一下桌面:“大哥,讓他們來大帳開會。”

胤禔再次拍了拍胤礽的肩膀:“好。”

大帳之中,胤礽已經堆好沙盤,掛起地圖,直接下達命令。

有將領想要反駁,說年輕的太子紙上談兵。

但直親王手按在刀上,誰露出不滿的神色,就用眼神在對方脖子山比劃,他們只好暫時住嘴。

待太子說得越來越詳細時,他們臉上的驚駭之色越來越濃厚。

太子已經說到千裏、幾千裏之外的布置,而且聽太子所言,這些布置已經安排妥當,就等著噶爾丹西逃。

常寧道:“太子,你確定?”

胤礽擺了擺手,他身後一個蒙古八旗的士兵上前:“阿爾尼的兵。你向眾王眾將領講述你獲得的情報。”

待匯報完之後,胤礽又叫來傑書的兵、科爾沁的兵、盛京的兵。

“有什麽驚訝?你們中也有跟隨過太子和本王出訪歐羅巴之人。太子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的本事,你們第一次見到?”胤禔不悅道,“不要用你們淺薄的見識來揣度太子的本事。皇父把軍隊指揮權交給了太子,你們只需要聽令便是。”

常寧率先道:“是。臣聽令。太子殿下請下令!”

福全也道:“論打仗,我不行,太子您說怎麽打,臣就怎麽打。”

太子的兩位叔王公開表態支持太子,其他人分量不夠,也只能聽令。

令人驚訝的是,中路軍的將領,比如有“百勝將軍”之稱的董鄂·費揚古也點頭如搗蒜,似乎對太子信任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