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第2/3頁)

胤礽道:“歐羅巴的傳教士?”

康熙道:“大清雖然強大,但和歐羅巴西部相隔甚遠,他們才放心與大清結盟。但羅斯國已經攻入歐羅巴,與歐羅巴諸國產生沖突。大清和羅斯國女皇聯姻,就昭示著大清也可能間接參與歐羅巴實務。歐羅巴人不滿了?”

胤礽道:“我們全面禁止西方傳教,把西方新教舊教通通得罪了。歐羅巴政教,許多大貴族都是虔誠的教徒。即使他們的皇帝與大清結盟,他們私下也可能支持準噶爾汗國騷擾大清。”

康熙嘆氣:“西方大國是分封制,大貴族都有自己的領地和軍隊,相當於一個個獨立的小國家。”

兩人雖沒有證據,但從噶爾丹突然更新的軍備、突然增加的士兵、軍中突然出現的西方傳教士,再結合他們對西方人的了解,一點一點拼湊真相,做最壞的打算。

從巴黎會傳教士對大清的敵意,讓康熙放棄了和西方和睦共處的妄想。

這群人是徹底的種族主義者,就憑著大清人與他們長相不同,文字不同,宗教信仰不同,他們若有機會,定會將大清子民向對待新大陸那些土著居民一樣,如豬狗一樣屠殺幹凈。

現在大清很強盛,又和他們隔得很遠,因為利益,他們才與大清交好。

但國與國明面上交好,私底下肯定暗潮湧動。

康熙道:“得把春秋戰國多看幾遍。”

胤礽笑道:“他們以為神不知鬼不覺,但沒想到我們幾千年前的老祖宗就已經把這些事玩爛了。”

他和康熙可是熟讀史書的人,胤礽前世更是合格的鍵政專家,立刻就能從蛛絲馬跡中推測出“最壞的可能性”。

康熙道:“羅斯國是否有可能參與其中?”

胤礽道:“羅斯國的女皇不一定參與其中,但羅斯國的貴族肯定參與其中。話說回來,索菲亞一世在國內可不受他們大貴族的歡迎。”

康熙道:“因為她對農奴和平民太過寬厚,對嗎?女皇的勢力集中在莫斯科一代,其他地方都被大貴族把持。羅斯國的大貴族為了利益,也為了阻撓大清和女皇的聯姻,暗地裏做一些事很正常。延敘恐怕要提前啟程了。”

胤礽卻搖頭:“不用提前啟程。他們不敢公開支持準噶爾汗國,只會在背後偷偷給準噶爾汗國輸送物資。這種事無法禁止。雖使用外交手段,可以讓他們各自的君王約束他們的行為。但是汗阿瑪,兒子想要更強硬一些。”

康熙沉默了一會兒,伸手疑惑地敲了敲胤礽的腦袋:“敲起來和以前沒區別啊。”

胤礽瞪大眼睛:“汗阿瑪,您什麽意思!”

“咳。”康熙幹咳了一聲,忍笑道,“你天天說你汗阿瑪的腦袋是鐵做的,汗阿瑪現在看看保成的腦袋是不是也變成了鐵做的了。”

胤礽深呼吸:“汗阿瑪!這時候是開玩笑的時候嗎!”

康熙笑道:“什麽時候都可以開玩笑,保成,你太緊張了。”

康熙揉了揉胤礽被他敲打的地方,道:“朕明白你的意思。他國皇帝並不一定不知曉底下貴族所做之事,他們也在試探大清。只要大清不衰落,他們或許永遠都不會在大清本土與大清作戰,但他們會不斷在大清周圍尋找可以利用的棋子,不斷騷擾大清,讓大清變弱。“

“所以,大清最好放棄所有迂回手段,直接全力出擊,一舉擊潰準噶爾汗國!”

……

五月,噶爾丹全面進攻喀爾喀故地,占據喀爾喀蒙古土地。

同時,康熙全面調動八旗軍隊,發兵十萬,兵分三路,圍剿噶爾丹。

直親王胤禔舉“大將軍王”旗幟,率原本就駐守在草原的中路軍正面抵禦噶爾丹;裕親王福全為撫遠大將軍,率左路軍,從古北口進軍;恭親王常寧為安北大將軍,率右路軍,從喜峰口出擊。

康熙本來準備禦駕出征,但索額圖和明珠私下傳遞消息,勛貴和宗王似乎有異動,希望康熙不要禦駕出征。

胤礽灑在海外的眼線此時終於傳回了消息。支持準噶爾汗國之事,歐洲諸國都有出手,名義上以教會為主導,實際上背後都是原本在亞洲謀奪了許多利益,但現在航道被大清占領,導致損失慘重的大貴族主導。

這些大貴族都藏在水面下,只有一個國家的皇帝站出來公開支持準噶爾汗國。

這個國家,就是納蘭性德和常泰出使過的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帝國和大清締結友好通商條約之後,哪知道大清轉頭和羅斯國也締結了友好通商條約,甚至還要聯姻。即使大清從未承諾過什麽,他們也有被背叛之感。

再加上奧斯曼帝國即使有了大清的武器支持,在於羅斯國交戰的時候也節節敗退。而奧斯曼貴族大肆賣百姓的糧食換取軍備的事,終於激起了百姓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