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康熙是一個綱常獨斷的帝王。

繼位之後,他除鰲拜、平三藩、復台灣,穩固了統治;

取消剃頭令,表彰前明忠臣,緩和了民族矛盾;派太子出使歐羅巴、滅廣南國、收回舊港、控制馬六甲海峽,擴大了大清在世界的影響力;

建立北京大學,廣收世界先進人才籌辦大清科學院,奠定了大清科技發展基礎……

就算現在康熙現在駕崩,不說千古一帝,至少也是個能在歷史中排名前十的英明皇帝。

今年康熙才三十三歲,繼位不到二十六年,正值春秋鼎盛,就已經獲得了比尋常帝王一輩子還要高的功績。

他本身就是一個銳意進取且有些頭鐵的人,即使現在內憂外患不斷,大體上他還是正躊躇滿志之時,所以處事手段也就更加激進和獨斷了。

康熙知道胤礽的憂慮。

八旗和包衣的問題很大,必須解決,但因為問題太大了,早兩年和晚兩年解決沒區別。

如今浙江謀逆,北方噶爾丹和羅斯國虎視眈眈,先平定這些眼前的憂患,待外部穩定之後再處理八旗和包衣,才最為穩妥。

治大國如烹小鮮,帝王每一個激進的舉動,給老百姓都可能帶來極大的災難。

比如現在若是包衣出現混亂,羅斯國可能會再度犯邊,噶爾丹會趁虛而入,那些南方士族們也可能蠢蠢欲動。

雖然以現在康熙對朝堂的威懾度,以新軍和海軍的威力,最終混亂一定會平定,大清的國力可能也不會耗費到難以接受的程度,但胤礽向來著眼的不是大清的國力,而是百姓。

台灣之事,遷海令比屠城更傷民,幾乎讓富庶的福建廣東變成一片死地;

三藩之亂,三藩屠一次搶一次,八旗兵又來屠一次搶一次,百姓流連失所,痛苦堪比大清入關。

大清入關之後,已經在自己的國土上興起兩次大兵災。現在剛剛開始休養生息,百姓剛剛有了生活的希望,一場戰爭,就會毀掉所有。

胤礽很討厭小四家的小四。他不是鄙視小四家的小四的能耐,而是那位“十全皇帝”的“十全武功”背後是多少百姓的森森白骨。

興,百姓苦。

亡,百姓苦。

但康熙不這麽認為。

他是純粹的封建帝王思維,著眼的是整個大清的統治。只要能穩固大清的統治,增強大清的國力,鞏固他身為皇帝的權力,一些代價是可以犧牲的。

切開傷口,挖去死肉,會流許多血。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代價。

既然他已經看到了弊端,鏟除弊端的代價是他能忍受的,他就要立刻做,不拖沓。

內憂外患算什麽?羅斯國已經沒有力氣再針對大清,噶爾丹跳梁小醜不足為懼,謀逆民變什麽的不是年年都有嗎?這些根本就不是問題。

有錢有糧能鎮壓住包衣的混亂,這事就可以做了。

至於百姓,他有錢,可以減免賦稅,讓他們之後再休養生息。

於是,思想最為激進的穿越者胤礽行為反而保守;思想較為保守的本土皇帝康熙卻是個激進派。

兩人雖然在生活上和好,在朝堂中仍舊針鋒相對,看得大臣們有點懵。

康熙要做兩件事。

第一件事,廢除滿漢不通婚。

無論什麽民族什麽出身都是大清人。自秦一統之後再無六國。既然已經成為大清的子民,就不該有認為隔閡。

順治都曾迎娶漢人妃子,現在滿漢之間也有聯姻前先入漢軍旗甚至包衣,都只是一紙空談,早該廢除。

第二件事,便是廢除包衣制度。

包衣成為大清試驗新民族的試驗田,他們是滿人,但不入旗,一眾待遇如民。

包衣八旗軍隊重編,按照前朝設置成中央和地方軍,拱衛京師。

之前小選變成全民族小選,滿漢皆可以小選,只以品行選拔伺候人選。

朝堂嘩然,很快分成兩派。

全部漢臣和小部分包衣同意包衣出奴籍為民,以後不蓄奴,全部改為簽訂用工契約。

全部滿臣和大部分包衣反對貿然取消包衣制度,有的人說違背祖訓,有的人說這是削弱滿人執政的根基。

朝堂中吵吵鬧鬧正常,不正常的是,小小年紀就已經參政的皇太子胤礽,這次居然不站在康熙這一邊,正式上了反對的折子。

朝臣們嚇壞了。

老謀深算的朝臣們懷疑,這父子二人是不是玩什麽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要搞什麽陰謀詭計清理朝堂?

只有少數和胤礽一同出使過的大臣,看出了胤礽是在認真反對。

他們很快得知了胤礽所上折子的內容。

胤礽不反對撤包衣,但反對現在撤包衣。因為撤包衣是一件很繁瑣的事。

包衣八旗軍隊重組,重組的編制是什麽?各個軍官怎麽安排?由誰領隊?

包衣八旗內有許多官職,這些官員和小吏們要怎麽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