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20w營養液加更)(第4/6頁)

胤礽記得太皇太後不會這麽早去世,但事有萬一,大清使團自然玩了命的往回趕。

康熙大部分時候對大臣們極具人文關懷。在他的聖旨到來的時候,順帶捎來了大臣們的家書。

胤礽得知曹寅的父親去世時,懵了一會兒。

他第一世和曹寅關系並不好,不是很看得起康熙身邊的包衣們,自然也不記得曹寅的父親什麽時候去世。

若他知道,可能就不會帶曹寅出使。

現在曹寅沒見到父親最後一面,胤礽很是愧疚。

曹寅悲傷了幾日,見胤礽比他更難過,振作了起來。

“父親給我的信件說,他很高興他去世的時候,我正在出使的路上。”曹寅私下悄悄把書信分享給胤礽,“父親說,如果我在國內,現在已經背負家庭的責任。現在我至少在背負責任之前,能雙腿丈量更多的土地,雙眼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織造”是官員,也是皇商,負責在江南采買和經營皇宮中所用所有絲綢制品。

織造會和三教九流打交道,打探消息十分容易,身兼皇帝耳目。雖然官階不高,但連當地一把手都得對其恭恭敬敬。

這樣重要的職位,康熙只會信任曹家父子。

只是曹寅有封爵之才,卻只能待在一個小小的織造位置上,曹寅的父親心裏其實很難過。

雖然曹寅只給胤礽偷偷看了信,但胤礽看到了,就等於胤禔看到了。

胤禔非常不滿:“皇父看到了這封信,難道沒有被感動嗎?讓子清跟著我,也比去當什麽皇商好。皇商誰當不是當?只要人老實就行了。子清能文能武,出將入相的胚子,憑什麽?”

胤礽拍著胤禔的肩膀,只輕輕嘆氣。

其實他們心裏都明白“憑什麽”。大清不缺能出將入相的胚子,但皇帝很缺能完全信任的人。

康熙肯定會在其他方面給曹寅補償,但這織造的位置,曹寅必須坐。

“或許可以改一改織造的職位,只買賣個絲綢,這個職位太閑了。”胤礽睜眼說瞎話。

織造其實很忙碌,他們忙碌的大頭可不是買賣絲綢。

胤禔道:“你的意思是……海商?”

胤礽點頭:“全面開海,可不能讓兩廣和福建專美於前,南京同樣可以設置貿易港口。而且南京位置特殊,也應該設置海軍基地。海軍要護送商船,給子清掛個官職,很正常。”

胤禔連連點頭,對胤礽豎起大拇指:“還是弟弟想得周到。”

胤礽道:“先別和子清說,我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咱們成功了,再給子清一個驚喜。”

胤禔咧嘴笑道:“到時候不知道子清會不會哭。他要哭了,我就讓容若把他哭的樣子畫下來。”

胤礽也跟著不懷好意地笑了。

可惜啊可惜,沒有照相機,否則,嘿嘿嘿。

希望大清皇家科學院的人才們,能盡早把照相機弄出來。他想在最帥的時候和家人們留下照片,免得那些畫師藝術加工,把他畫成醜男。

如果當他年紀大了,照相機才被發明出來,他就不留下照片了。

“不知道弟弟們還記不記得咱們?”近鄉情怯,胤礽看著好幾箱子給弟弟們帶的禮物,憂慮道。

胤禔一點都不憂慮:“不記得?那就多揍幾頓,揍了就有記性了。”

胤礽:“……沒必要。”

他更愁了。

大哥在出使時性子完全野了。回大清之後,估計會有好一頓折騰。

希望汗阿瑪的脾氣和他們離開的時候一樣好,可別和大哥一般見識。

胤礽與胤禔返航的時候,康熙每天都在看日歷數日子。

這兩年大清的麻煩事特別多,康熙還南巡了一次,敲打南方的士紳。

若不是胤礽的書信,康熙都有些撐不住了。

康熙從未想過,原來沒有了胤礽天天逗他開心,陪他批改折子,為他排憂解難,他的壓力居然會這麽大。

康熙現在眉間出現了皺紋,脾氣也越發不好。

再加上太皇太後生病的時間越來越多沒有精力勸誡康熙,佟皇貴妃也不再得到康熙的偏愛,常泰遠在海外,整個朝廷,居然沒有一個可以私下勸慰康熙的人。

以前會跟著太子和大阿哥和康熙對著幹的小阿哥們一個比一個老實,對康熙越來越敬畏,擡著頭向康熙撒嬌的時間越來越少。

康熙當了這麽多年皇帝,本應該早就習慣了孤家寡人。

但太子出生之後,他就被一條無知無畏的小生命給纏住。再加上大阿哥那個有知無畏的家夥,康熙過了近十年的熱鬧生活,居然不習慣當個孤家寡人了。

夜深的時候,康熙有時候手撐著臉,直接在乾清宮書房裏睡著。醒來時,他茫然看著周圍,叫著“保成”,居然有一種蕭瑟感。

後世將這時候的他叫做空巢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