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第3/4頁)

路易十四試著模仿“胤礽”這個音,有點咬舌頭,不過多嘗試幾次之後,能勉強發音。

胤礽又向路易十四介紹自己的哥哥,直親王胤禔。

路易十四很認真地看向胤禔。

他已經得到消息,正是這位直親王,將荷蘭在南洋的勢力悉數拔出。

因為有胤礽從小為其安排生活,胤禔蛋白質攝入充足,又經常曬太陽,個頭很高,雖然才十二歲,已經超過一米六五。

胤礽的身高也已經超過一米六。

這種身高在後世同年齡人中不算什麽,但在這個時代,已經比許多成年人都高了。

比如曾經嘲笑胤礽一團孩氣的廣南國前世子,在胤礽站起來的時候幾乎嚇呆。因為他自稱壯漢,其實只有一米五。

一個冷知識,雖然後世吹歐洲人種如何如何高大,但在工業革命,即十九世紀之前,中國的平均身高其實一直在世界位居前列,北方民眾平均身高和“巨人國”北歐平均身高相差無幾。

根據十八世紀的征兵報告顯示,北歐挪威征兵要求中男性身高在一米六到一米六五浮動,說明他們男性的平均身高肯定是低於一米六。

而在中國古代墓葬中可以看出,殉葬男性平民的身高基本都在一米六以上,而西漢時貴族墓葬男主人的身高基本都超過了一米七。

直到工業革命,歐洲人的身高才猛地竄個子,把中國甩開一大截。

所以,胤礽和胤禔目前的身高,即使在歐洲貴族中,也算得上身材頎長,英武不凡。

即使他們歲數都不大,已經有貴族女性開始整理儀容,對胤礽和胤禔露出最美的微笑。

年歲小,我們不介意啊!

胤禔很介意。他用比胤礽大了一圈的身體幫弟弟擋住那些人的無理視線,並瞪了那群貴族女性一眼。

胤禔沒好氣道:“中西禮儀真是有很大差別。我弟弟身為皇太子,從未被家人之外的人這樣肆無忌憚的打量過。不過這些人是法國皇帝的親眷,弟弟只是一個皇太子,被打量就被打量吧。他們的地位應該高到可以隨便打量皇太子吧?”

胤禔擡起下巴:“他們是皇子、公主、皇後、太後?親王和親王妃?”

路易十四:“……”

其他貴族:“……”

路易十四掃了周圍人一眼,那些人立刻退後,紛紛低下頭。

路易十四沒好氣道:“不在乎禮儀的人除了身居高位者,還有鄉下的土財主。親王不用和他們動氣,我會收拾他們。”

那些貴族又退開一點。

胤禔道:“那就勞煩法國皇帝了。看來外國人並未把我們大清皇族放在眼中。舅舅,你的海軍還不夠強。”

常泰低著頭道:“是。”

那些貴族又退後了一點。

路易十四十分不悅。但他這不悅不是針對大清的太子和直親王,而是對身邊這群貴族的不悅。

這裏稍稍提一下西方禮儀。

西方中世紀一直是封建領主制,貴族經常挑戰皇帝權威,上下並未形成完善的禮儀。他們之前的禮儀,基本都和宗教儀式有關。

貴族們開始注重禮儀,是從文藝復興開始。

十二世紀一位教士寫了一本規範教士行為的小冊子,然後十三世紀巴伐利亞宮廷模仿這個創作了一本《宮廷禮儀》,這就是文藝復興時期貴族禮儀的起點。

但最初制定貴族禮儀,大多和衛生習慣有關。比如英國和神聖羅馬帝國制定的貴族禮儀,吃飯的時候吐痰不準“biu”的一下越過桌子。

需要立法禁止的行為,當然是當時貴族們經常做的事。

設想一下,你和一個貴族正在桌子兩邊面對面切著牛排,對方喉嚨一癢,氣沉丹田,“tui”的一聲,一口濃痰飛躍桌面,落在了你的身旁。

這就是中世紀的貴族。

那麽後世那些裝逼的西方貴族禮儀是什麽時候開始的呢?

正是從面前這位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開始。

路易十四可以說是這個歐洲大陸有史以來權力最大的一位皇帝。其他皇帝還會被貴族挾制,在路易十四全盛時,貴族們只能向路易十四獻媚來謀奪權力和地位。

當君主集權之後,禮儀就要跟上了。路易十四建造了歐洲最大的凡爾賽宮,也要建立起最能承托出他太陽王身份的禮儀。

路易十四建立了修辭學,將歐洲禮儀第一次上升到言行舉止方方面面,這才有了後世看到的“中世紀貴族禮儀”。

資本家們繼承了這一套禮儀。之後歐洲各國禮儀,都只是在路易十四建立的利益上微調。

華夏是禮儀之邦。胤礽出使之前,自然要詳細了解歐洲禮儀。然後他發現,自己在屏幕和小說中看到的“歐洲中世紀禮儀”,路易十四現在還在召集人手制定中,表情特別囧。

原來歐洲中世紀根本不存在“歐洲中世紀禮儀”,他第二世中小資裝逼的禮儀,全是康熙朝時候才有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