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胤礽給常泰交代了許多任務,其中之一就是邀請科學家前往大清,組建大清科學院。

現在大清的西方科學全掌握在傳教士手中。胤礽希望有一些更專業、更單純的科學研究工作者,幫助大清完成基礎科學的奠基。

雖然這個時代的西方人基本全信教,但單純信教和宗教人士是兩回事。

正好大清滿族勛貴因為康熙試圖讓大清走向漢化的事人心惶惶。

對於大清滿族勛貴而言,學什麽都可以,不能學漢族。比如大學堂的建立,滿族勛貴就跳著腳舉著雙手支持。

待這些科學家們進入大清之後,康熙只要打著“包容萬象,以西學平衡漢學”的幌子,就能得到滿族勛貴支持。

胤礽雖然是個文科生,這個時代的科學家還是記得一兩個。

牛頓你總認識吧!

但很可惜,這個時代能在科學上搞出名堂的人,大多是富貴人家,有些甚至是貴族,比如牛頓,不可能萬裏迢迢背井離鄉。

學閥和其他行業的門閥一樣,頂尖的那群人都是資源擁有者。即便是他們沒有成名的時候,本身也屬於“貴族”。大清頂多邀請他們來訪問。

但建立大清的科學體系,也不需要這些頂尖的科學家。

胤礽想要挖墻腳的人,是被歷史埋沒的人才。

這些人,可能是大學閥的助手、學生、反對者,甚至可能是這些大學閥的仆人——在許多歷史文獻中都可以看到,很多科學家較為自閉,研究助手和手稿整理都由身邊仆人負責。

這些“仆人”即使本事雖然達不到頂尖科學家的程度,成為優秀科研工作者綽綽有余。

而西方雖然明面上已經加速進入資本主義,實際上還有奴隸制殘余。常泰想要得到這些優秀的仆人,只需要付出很廉價的價格。

胤礽並不記得太多這個時代的優秀人才名字,但他有小學、初中、高中數學,物理和化學在初中也是必修課。用金手指翻一翻“記憶殿堂”,他就能把課本復制出來。

用金手指翻找和復制記憶,默寫這些中高考生耳熟能詳的定理公理的時候,胤礽沒暈多久。

看著記載著在這個時代頂尖學問的小本本,胤礽突然很想家,忍不住哭了一場。

在離開家之後,他才切身體會到家有多好。

只有他那個家,會不顧孩子們的不理解,把這些即使在現代社會也屬於“上層人”知識的學問強塞進孩子們的腦袋裏。

無論這些孩子是不是高考後就將這些知識拋之腦後,但學問使人明理,之後只要腦子不抽,至少不會被化和還原反應騙到,跪在騙子面前喊天師。

擦幹眼淚之後,胤礽將小本本交給了常泰。

常泰拿著這個小本本去搜尋人才,只要那些人才的言論和研究和這個小本本一致,就是他們要找的人才。

這個小本本就是真實、真理,是已經被後世論定的知識。

無論名聲或出身,只要他的思想與這個小本本中的記載一致,他就是這個時代的“科學家”。

雖然遠離語言不通的家鄉,會讓很多人猶豫。但胤礽相信,大清只要采取金錢攻勢,總會有人願意搏一搏未來。

可惜,胤礽料錯了一件事,那就是大清入關,還沒到一代人呢。

馬上民族是怎麽搜羅人才?那當然是直接搶了就跑。

赫舍裏家族雖然是滿洲難得的詩書之家,但常泰畢竟在軍中混太久,難免沾染上了一些時代和民族特色。

於是胤礽預想中的邀請人才,被常泰玩成了……綁架人才。

常泰一手大刀火銃,一手絲綢瓷器,已經搜羅了近百人。財大氣粗的常泰,把這些人的近親都綁了來,準備一起運往大清。

現在這群人在荷蘭莊園裏,被大清士兵嚴密控制,但好吃好喝地供著,開始學習常泰給的小本本。

常泰道:“許多人看到太子殿下給的書籍之後就不鬧著想走了。他們非常想見到太子殿下。”

胤礽的腦袋已經宕機了。

他真蠢,真的。

他居然忘記了,常泰舅舅也是大清滿族勛貴啊。大清皇太子要人,他就去綁人,這不是很正常嗎?這很符合大清勛貴的野蠻屬性啊!

這時候的滿洲人還是“嗷嗷嗷”蠻夷呢!

滿洲勛貴對漢族那些大儒們也就是表面恭敬一下,砍頭坐牢流放從來沒手軟,你還指望大清的常國舅能對西方科學家們好?

在常國舅眼中,這些大概就等同於“很厲害的工匠”吧?!

胤礽更忽視的是,這個時代的西方對平民也非常不好,甚至比大清更差。

他們不止搞黑奴貿易,自身的平民也是奴隸。西方的封建殘余本身就是農奴制,即使是擁有自由身的小富階層,也能隨意被上層作弄變成奴隸仆人。

這些科學家們的學徒和助理,身份或許和奴隸仆人差不多,是可以隨意送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