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霸王票加更)(第2/3頁)

大清可能有不得不讓太子出使的大事。為了最大限度的保證太子安全,就讓庶長子直親王和真正的皇太子身份互換。這樣就算有人針對皇太子,也會沖著庶長子直親王去。

在親兄弟中安排太子替身是很正常的事,阮福溱做危險的事時,也會和兄弟身份互換。

很短的時間內,阮福溱完成了頭腦風暴,並對“直親王”爽朗一笑,低頭再次行禮。

他用這種方式告訴“直親王”,自己已經發現了對方的真實身份。

胤禔看到阮福溱的小動作,張口道:“你瞅啥?”

胤礽:“……”啊,大哥,你的口音……

算了算了,這群侍衛都在東北打過羅斯國,口音都有點怪怪的,把海軍將領的口音都帶奇怪了。我大哥就說一句“你瞅啥”,不算什麽大事。

阮福溱拱手道:“您才是真正的大清皇太子吧?”

說完,阮福溱露出自信一笑。

胤礽:“……”

大清群臣:“……”

柬埔寨君臣:“?”

胤禔沉默了一會兒,扭頭看著胤礽,認真道:“弟,你說我現在把他砍了,會給你造成麻煩嗎?”

胤礽哭笑不得:“大哥,犯不著犯不著。”

大清群臣都用看傻子的眼神看著阮福溱。

大阿哥是太子?!你眼瞎嗎?!雖然大阿哥氣勢雖然也很強,但太子的貴氣和大阿哥的痞氣完全不同好嗎!

“此人如此無禮,臣請驅逐此人,並派遣使者向陽郡公問責!”

“臣附議。”

“臣附議!”

“臣請出使安南!”……

大臣們紛紛站起出列,表情都十分憤怒。

胤禔沒站起來,他只是再次道:“弟,你想個辦法幫哥兜兜底,哥想把他砍了。”

“行了行了,大哥你閉嘴吧。”胤礽無奈地對著群臣按了按手,“你們都坐下,他不認識孤,胡亂猜測,算不上冒犯。”

胤禔拆台:“他明明就是在冒犯!”

眾臣紛紛附和,站在了胤禔這邊。

這些大臣估計自己都沒想到,自己居然有朝一日會站在直親王這一邊,一同反對太子。

“太子殿下!大清威嚴絕不可冒犯!”

“此人在大帳外不肯卸下兵器,入大帳之後對太子殿下毫無恭敬之心,必須嚴懲!”

“這個人言下之意,就是說太子殿下不像太子。他還說直親王更像太子。臣懷疑他是挑撥太子和直親王關系,屬意謀逆!”一大臣圖窮匕見,“聽聞安南阮氏收留鄭氏舊部,阮氏對大清早有不臣之心!”

胤礽看向那位圖窮匕見的大臣。

呃,董鄂·噶禮?!

胤礽心裏百味繁雜。

董鄂·噶禮,和孝獻皇後董鄂氏沒關系,屬何和禮一支,著名太子黨,常泰托孤人,以及……超級大貪官。

噶禮的親生母親狀告噶禮和其弟色勒奇下毒弑母,導致噶禮和色勒奇被殺。但世人都知道這其中有蹊蹺。

噶禮若真想殺母,一孱弱老婦不太可能千裏迢迢跑到京城來告禦狀。

噶禮其母大義滅親,是為了保全整個家族。若康熙得知噶禮包庇罪臣之子,整個董鄂氏都會遭殃。

康熙也領了情,只令噶禮和其妻自盡,弟弟和兒子處斬,義子幹泰流放。

而那義子幹泰,就是常泰死前送走避禍的獨子。

可以說,噶禮的貪婪死一百次都不為過,但他被賜自盡的真實原因真的很冤枉。

勛貴中難得有一個支持太子的人,胤礽第一世對其有愧。

但是!!!這家夥真的是大貪官啊!!!還是超級能幹的大貪官!!!

康熙晚年之前對貪官汙吏懲治其實是非常嚴厲的,即使是不能殺的滿臣,也基本都會找借口免職。

但唯獨對噶禮,康熙一再縱容。直到康熙五十年才因科考風波將其免職。

而噶禮雖然貪婪是真,在科考風波中卻未必真的犯了事。因為此事經尚書張鵬翮、侍郎赫壽先查,又命尚書穆和倫、張廷樞後查,皆上奏噶禮暗中受舉子賄為張伯行誣告。

但康熙卻以“張伯行是好人,噶禮品行不端,朕不信你們的調查”為由,將噶禮免官。

這四人分屬滿漢,且都是不同派系,張鵬翮還素有清廉之名。他們沒可能串通起來包庇一個已經失勢的太子黨。

所以康熙免去噶禮兩江總督的職位,顯然不是因為噶禮貪汙。只是身為太子黨,噶禮不適合再坐在兩江總督的位置而已。

能讓早年厭惡貪汙的康熙偏心眼包庇,噶禮真的很能幹,非常能幹,估計和乾隆朝的和珅有的一拼的能幹。

胤礽每每想起這個人就頭疼無比,只想繞著他走。

但噶禮偏偏是常泰穿從開襠褲一起長大的好友,對胤礽也好感度極高,胤礽怎麽繞他都會貼上來。

第一世中,何和禮一支董鄂氏是鐵杆大阿哥黨、八阿哥黨;這一世何和禮一支董鄂氏也站在反對胤礽的宗親和勛貴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