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4/4頁)

只有鄂倫岱種了一大桶的韭菜,擱了一茬又一茬,每天嘴裏都是韭菜味,特別熏人。

船上種菜氛圍濃厚,禦醫閑的沒事幹,也要了幾個桶種藥草。

特別是胤礽點名一定要多帶的黃花蒿,禦醫們種了好幾大桶。

藥材中也帶了許多蒿類草藥。比如現代研究中具有光譜抗菌作用的艾草。

未來康熙差點因為瘧疾而死,金雞納霜成為清穿文必備神藥。其實金雞納霜具有強大的副作用,青蒿素是比金雞納霜更好的對瘧疾神器,清穿後去找黃花蒿給康熙泡水就好了。

古時沒有治好康熙,是因為瘧疾藥方用的是青蒿。而能真正能治療瘧疾的藥在桂藥、傣藥、藏藥中有記載,不是青蒿,而是黃花蒿。

可惜禦醫看的都是漢家方子,沒有相信少數民族的醫療方子,否則康熙早好了。

黃花蒿不僅有青蒿素,還有黃酮。黃酮及其化合物,是比維生素C更好的對敗血病特攻藥,綠茶多酚就是黃酮化合物。

每天喝茶可能對普通士兵來說有點奢侈,但每天喝黃花蒿泡水,這個誰都喝得起。

胤礽和胤禔現在每日早起一杯黃花蒿茶,苦得一個激靈,立刻清醒,比濃茶好使。

船隊裏帶了幾個西方名醫。

這些西方名醫基本都是傳教士,胤礽篩選了一下,選擇了和法國敵對的國家的傳教士,比如意大利、比利時。

這一船的人基本都會外語。康熙讓胤礽帶上這群傳教士,除了看重他們的醫術之外,還想利用他們討價還價。

他們自己心裏也藏著盤算,希望和祖國的貴族聯系,在談判上誤導大清,為自己的祖國謀奪利益。

胤礽明白他們的盤算。

康熙朝打贏沙俄之後,在《尼布楚條約》中吃了大虧,就是因為以索額圖為首的大清談判團,被傳教士坑了。

胤礽這一輩子中,大清提前對沙俄開戰,抓了幾個上躥下跳不安分的傳教士,傳教士們安分了不少。

不過這群人不會消停。在原本的歷史中,傳教士甚至會介入康熙晚年的九龍奪嫡。胤礽對他們充滿警惕。

所以敗血病的事,胤礽沒有公開黃花蒿和茶葉的作用,只歸結於新鮮的食物。

其實這個時代,歐洲人已經知道只要食用新鮮的蔬菜水果就能預防敗血病。但因為遠航途中新鮮的蔬菜水果金貴,而船員低賤易得,所以他們不但沒有推廣,還大肆宣揚外來的水果蔬菜是敗血病的元兇。

甚至到了1768年,英國海軍吃夠了敗血病的苦頭,也死死壓著這件事,找皇家科學院的專家們出示了一份“包括檸檬汁在內的新鮮蔬菜水果食物對敗血病無效”的研究報告。

直到1780年,英國海軍實在是死不起之後,才承認這件事,並給海軍船員們每天配備小半杯檸檬汁。

所以胤礽不擔心這群傳教士知道新鮮蔬菜水果能預防敗血病之後,西方的海軍就會給低賤廉價易得的海員們配備新鮮蔬菜水果。

至於曬幹的茶葉和黃花蒿,這不是和海員們吃的腌菜幹菜差不多嗎.jpg?

傳教士被安排在胤礽和胤禔船上。

他們每日出艙,看著大清的貴族們悠悠哉哉地在夾板上種菜,讓整艘船郁郁蔥蔥,看得就像是某個風景名勝似的,都驚嘆不已。

驚嘆之余,這群人又有些鄙視大清的貴族,認為他們居然自己種菜,實在是不成體統。

同行的漢臣聽到這群傳教士嘀嘀咕咕,都露出不屑的神情。

漢臣的確在心底也有些鄙視大清這群泥腿子貴族,但他們鄙視許多方面,絕對不會鄙視種菜。

熱愛伺候田地,這是滿人貴族入關之後,逐漸變得文明的體現。

從古至今的文人雅士,哪個不寫一兩首自己耕種的詩詞?耕讀世家,也一直是文雅的代稱。

即便是高門豪族,他們也會在庭院裏開辟一兩塊自己種的地,是以附庸風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