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3/4頁)

趙昌小聲道:“皇上,奴才猜測,可能是大阿哥擔心太子殿下躺著對身體不好,把太子殿下背了出來。”

康熙沉默了一會兒,面無表情道:“好吧,肯定是大阿哥。不過太子也是,唉,太縱著哥哥弟弟們。自己還病著,就由著別人胡來。這脾氣,哪有一點太子的霸氣?”

趙昌道:“太子殿下對外人還是很有氣勢,皇上不用擔心。”

康熙嘆氣:“太子是君,其他皇子是臣。君臣有別,他究竟明不明白?你說呢,陳夢雷?”

陳夢雷:“?”

我說什麽?皇上您滿口抱怨,也沒見您阻止啊。如果您不想讓太子和其他皇子們相處,太子怎麽會有機會和其他皇子相處?

陳夢雷瘋狂擦汗,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康熙有些失望。

陳夢雷的學問很好,但隨機應變上有些差。康熙喜歡能說會道的人,比如李光地。

不過或許人太能說會道,就沒心思潛心做學問。康熙決定再觀望看看,如果陳夢雷還是這麽悶,就打發陳夢雷去編書。

他的兒子們可不能被陳夢雷教得不會說話。

有一個不會說話的大兒子已經夠了。康熙放下望遠鏡,胸口開始疼。

“不去阿哥所了,回乾清宮。”康熙遠遠看著皇子們蹦蹦跳跳走進阿哥所,放下望遠鏡,笑著搖搖頭,“太子馬上要和朕一起去溫泉行宮,離開前,讓他和兄弟們多相處一會兒。”

常泰傳來了戰報。大清第一次跟著法蘭西喝肉湯的行動異常順利,已經望見了勝利的曙光。

按照康熙和太子、大阿哥的約定,若此次戰爭勝利,太子和大阿哥就會代表大清出使法蘭西,正式與法蘭西簽署同盟條約。

胤礽在病床上也看到了常泰的戰報。

現在小阿哥們圍在一起堆積木,胤礽靠坐在軟塌上,正和胤禔說這件事。

看到常泰的戰報之後,胤礽才發現常泰要參加的荷蘭戰爭,不是他以為的法荷戰爭。

胤礽雖然第二世比較關心康熙朝同時代的海外大事,但還沒關注到把年份倒背如流,只知道某個大致的時間段會發生什麽事。

現在他才知道,常泰率領大清參戰的時候,《奈梅亨條約》已經簽訂五年,法荷戰爭早就結束。

在《奈梅亨條約》中,法國雖然取得了“霸權”,但實際上的利益沒有撈到多少。

法國占領的荷蘭領土全還了回去,關稅也恢復了最低。它只占領了部分西班牙的殖民地,並讓歐洲大陸諸國承認了“太陽王”的稱號。

路易十四顯然心有不甘。

當他與大清海軍“勾搭”上時,這個戰爭狂人撕毀《奈梅亨條約》,再次掀起了對荷蘭的戰爭。

於是世界歷史上本來不存在的第二次法荷戰爭打響,大清海軍第一次對外參戰。

胤禔道:“你認為路易十四能和咱們當長期同盟嗎?”

胤礽搖頭:“不能,他是狂熱的天主教分子。”

一個世俗的國王,你好好執政就成了,搞什麽宗教?咱們神秘的東方古國人搞不懂西方宗教國家的腦回路。

胤禔捏著下巴道:“他不會強迫咱們信天主教吧?”

胤礽再次搖頭:“不會。他作為政治家和軍事家,還是有幾分謀略的,不會不懂遠交近攻。除非哪天他打到咱們邊境,或者……”

胤礽笑了笑:“或者他們的海軍登陸我們的海岸,就會強迫咱們信教了。”

胤禔皺眉:“越了解這些教派,我就越惡心。”

胤礽道:“倒也不用惡心。咱們兼容並包,民眾信教自由,但不允許宗教和政權結合,都給咱們老老實實克制物欲苦修去,只要不傷害大清的老百姓和大清的政權,管他們信什麽教。”

胤禔道:“但是那個什麽教皇挺囂張,還管咱們祭祖。我們國家的歷史比他們宗教歷史長多了,要信也是他們信我們。”

胤礽道:“所以這次我們還要和教皇好好交流一番。不給他們看看大清的國力有多麽強盛,他們就以為自己能給大清的皇帝加冕。”

胤禔樂了:“有意思,我倒是真想看看汗阿瑪跪在教皇腳下讓教皇加冕是什麽樣,我能嘲笑他一輩子。”

胤礽扶額:“你敢在汗阿瑪面前說這句話,你現在就會被汗阿瑪圈禁一輩子。”

胤禔無所謂道:“他圈他的,我不會爬墻嗎?”

胤礽無語:“……我是認真的。”

胤禔攤手:“我也是認真的。他要是圈禁我,我就爬墻逃出海當海盜去。到時候你要和我一起去嗎?”

胤礽心動。但他還是咬牙道:“不準亂說,換個話題,換個話題。”

胤禔看出了太子弟弟的心動,咧嘴笑了笑,體貼的沒有繼續說下去。

……

胤礽跟著康熙到溫泉行宮過年的時候,常泰再次遞來戰報。因荷蘭執政威廉三世的外交攻略,這次法荷戰爭暫時停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