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霸王票加更)(第3/4頁)

太皇太後心疼地撫摸著胤礽頭上的小腫包:“得找個人隨時跟著你,你暈倒的時候好接著你。就算暈倒無事,摔壞了怎麽辦?”

胤礽輕輕點頭:“對對對,這件事很重要。”

其實不是特別重要。他這次暈倒是意外。以前暈倒都是自己找個地方睡覺,不是摔倒。

不過這次一摔,他因詛咒而暈倒的事,大概更真實了。

胤礽和太皇太後說了一會兒話之後,肚子開始咕咕直叫。

太皇太後抹著眼淚,被胤礽的肚子叫樂了。

胤礽立刻從床上翻起來吃飯。看他風卷殘雲的吃相,哪像個病人?

但太皇太後還是拘著胤礽吃完飯就洗漱睡覺。她守在胤礽床頭,還給胤礽念經。

胤礽:“……”烏庫媽媽您別念了!

胤礽明明不想睡覺,被太皇太後這一念,很快就睡著了。

太皇太後又心疼地抹了抹眼淚。

康熙辦完事之後,見胤礽已經睡了,也心疼地嘆了幾聲氣:“朕將來得給他選個知冷暖的人。”

太皇太後點頭:“以保成這性子,肯定萬事都順著太子妃,不會讓太子妃受委屈。若太子妃性子太強,保成……唉。”

關上門後,太子萬事順著太子妃,自己不叫苦,他們也不知道太子苦。

太皇太後擦拭了一下眼淚:“那石文炳來,是不是想著太子妃的位置?”

康熙坐到床頭,親自給太皇太後奉茶,待太皇太後喝完茶之後,才道:“他代表漢軍旗的意思。”

太皇太後嘆氣:“漢軍旗嗎?”

以前大清需要聯合蒙古的力量,大清的後宮便都是蒙古女人;

現在大清需要滿漢融合,但滿漢不通婚,太子妃的位置給漢軍旗確實最好,其他皇子的側福晉肯定也會多是漢軍旗的人。

漢軍旗並非漢人,但沾了個漢字,漢人心裏會舒服些。

石文炳並非來“逼宮”。他只是作為安插在漢軍旗中的“釘子”,作為瓜爾佳氏而非石氏,來向康熙報告這件事。

若康熙有意從漢軍旗中選太子妃,本身其實是滿軍旗編入漢軍旗的石氏身份地位最為合適;若康熙無意,石文炳也盡到了上報的職責。

石文炳處事一直坦蕩,康熙就喜歡他這一點。

若只從理性上出發,康熙認為石文炳之女作為太子妃很合適。

石文炳這樣清醒理智的人,教養出來的女兒絕對同樣清醒理智,能成為太子的賢內助;太子妃為漢軍旗,普通百姓可不懂漢軍旗的彎彎道道,彰顯滿漢一家親,還能鞏固漢軍旗軍權。

太皇太後皺著眉,輕輕撫摸胤礽熟睡的眉眼:“保成這太子的位置難道還需要別人支持?皇上支持就夠了。何況他為大清已經立下了許多功勞,這些功勞封一個鐵帽子親王綽綽有余,哪還需要別人幫襯?”

康熙點頭:“皇瑪嬤說的是。”

康熙在太子暈倒前,他還有著看看石氏女兒如何,再做打算的想法。

富察氏也好,石氏也好,又不是說現在就定下來。他會多選一些太子妃候選人,好好為太子相看。

但太子暈倒,石氏就被他排斥出了太子妃候選名單。

原因無他。

晦氣!

你石文炳一來,我的寶貝兒子就暈倒,這不是晦氣是什麽?!

康熙遷怒起人來,可一點道理都不講。

五阿哥出生時禦膳房失火,他都能因為不吉利遷怒五阿哥,把五阿哥丟給皇太後養。遷怒石文炳要什麽道理?

說不定,就是上天用太子暈倒的事提醒他,石文炳要讓自己女兒當太子妃這件事,很不好!

胤礽醒來之後,也知道了石文炳非常直白地告知康熙,漢軍旗想要一個出身漢軍旗的太子妃的事。

胤礽眨了眨眼,道:“汗阿瑪,漢軍旗當自己是漢人,不如把漢軍旗廢了吧。”

康熙本想說胤礽胡鬧,但他一思索,有道理!

以前為什麽有滿漢蒙八旗?因為後金就那麽點人,所以把人全部編入了八旗中。

現在大清治下這麽多人,還編什麽八旗?

漢軍旗中許多人都是前明降將。滿人回歸滿軍旗,漢人不射旗,再廢滿漢不通婚,說不定,廢漢軍旗,比廢包衣還容易些。

畢竟下五旗包衣原則上屬於王府家奴,廢除下五旗包衣,就等於廢除王府蓄奴,王府的人肯定不舒服。

“不過拒絕了漢軍旗的要求,應該安撫一下,給石氏指門朝中滿族勛貴的好親事,可以彰顯汗阿瑪對石家的肯定和鼓勵。”胤礽道,“納蘭家的容德就不錯。”

康熙疑惑:“為何是納蘭容德?”

胤礽道:“容若說,耿聚忠看上了容德。耿聚忠的妻子是安親王的女兒,明珠不太想讓自家兒子和宗親走得太近。石氏雖也是宗室之女,但她外祖父一家已經去世,康親王只是她的叔外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