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2/4頁)

康熙笑得止不住,開心極了。

這不是說反話,康熙其實來五台山,就是來惡心漢傳佛教的。

民間疑惑太皇太後厭惡漢傳佛教曾經差點讓順治腦抽出家,為什麽太皇太後還要和皇帝一起去五台山?於是民間便傳言,順治在五台山出家,才會讓太皇太後和皇帝捏著鼻子去拜謁。

順治當然沒出家。他死於天花,這一點記載很詳實。

那麽康熙為什麽會帶著太皇太後去五台山?看看康熙之後會做的事就知道了。

五台山的寺廟分青衣和黃衣。青衣即漢傳佛教,黃衣是喇嘛教。

明永樂時間,有喇嘛來五台山傳教,但傳教並不順利,五台山仍舊是漢傳佛教的天下。

待康熙上山後,下令將五台山山內羅睺寺、壽寧寺等十座大寺廟改成喇嘛教,把青衣僧驅逐,遷入黃衣僧。

五台山雖說寺廟無數,但那是指山脈上零散小廟。占據五台山好地方的大廟是有數的,山內也就四十座左右。

康熙這麽一改,藏傳佛教立刻占據了五台山半壁江山。

之後,康熙還會花錢讓藏傳佛教在五台山內每年搞重大佛事活動,漢傳佛教的青衣僧們就只能看著;康熙甚至讓山西全境向藏傳佛教的大喇嘛進貢,給大喇嘛提督印。

眾所周知,就算同屬於一個大教派,不同的小教派分支都互相稱彼此為異端。漢傳佛教不同派系都要論佛來比一比誰更厲害。

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

唉,不提了。

你說康熙和太皇太後上五台山是禮佛?不,他們是來砸場子的。

漢傳佛教勾引我爹/我兒子?我把你漢傳佛教聖地五台山一半場子給藏傳佛教,以後五台山就是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共同的聖地啦!

被驅趕走的青衣僧雙手合十直念佛,不然還能怎麽著?

現在康熙被山西巡撫穆爾賽的事拖住了手腳,暫時還沒有對五台山的漢傳佛教們做什麽。他聽到胤禔居然讓這群大和尚們氣得跳腳,高興極了。

該!就該把大兒子放出去禍害別人!

康熙裝模作樣當理中客,但根本沒打算約束胤禔,恨不得胤禔再多氣死幾個大和尚。

倒是胤礽看不下去了,讓胤禔把弓箭收起來,大家去山林裏隨便玩玩就成,打獵還是算了。

康熙遺憾地嘆氣,悄悄和胤礽說,讓胤礽和胤禔繼續去玩,不用管那些大和尚的埋怨。

胤礽早知道太皇太後和康熙上五台山是為了砸場子,咳咳,不,是為了宣揚皇家對藏傳佛教的喜愛,以宗教的方式籠絡蒙古和西藏的貴族。

他嘆氣道:“就算是藏傳佛教,也是佛教聖地。大哥的行為太過不尊重,恐怕會引起大喇嘛們的不喜歡,讓信奉藏傳佛教的蒙古貴族們也不喜。烏庫媽媽也信藏傳佛教。”

康熙聽後也跟著嘆氣:“那就罷了。”

胤礽道:“大哥在山上閑不住。阿瑪,您最近忙得都瘦了,可有什麽事能讓我和大哥能下山為您做的?我們聽聞山西局勢緊張,心裏也焦急。”

康熙沒好氣道:“你就寵著他吧。你們究竟誰是哥哥?”

胤礽曲起食指揉了揉鼻子,傻笑道:“上陣父子兵。快點把大哥培養起來,讓大哥在外為阿瑪做事,阿瑪會輕松不少。”

康熙捏住胤礽的臉頰:“就沒見過像你這樣主動為兄弟們攬權的太子。”

胤礽拍打著康熙捏著他臉頰的手,含糊不清道:“不是攬權,是為阿瑪跑腿做事。”

“油嘴滑舌。”康熙松開胤礽的臉頰,道,“不過他已經快要定親,稍稍多學一些事,待出宮建府之後免得手忙腳亂。趙良棟要去按住山西巡撫的兵,你們倆跟著他一起去學學他的做法。”

三藩之亂平定之後,康熙便將山西提督之位撤了,山西巡撫兼任山西提督。除了山西大同總兵、太原總兵各領一萬人左右,山西巡撫能直接調動的軍隊也是一萬人。

趙良棟來到五台山之後,領著康熙給的聖旨,已經安撫住大同總兵。現在他要去解除太原總兵和山西巡撫的兵權。

山西軍隊一共駐紮了三萬左右軍隊,趙良棟已經控制住一萬;穆爾賽已經被康熙穩在五台山上,山西巡撫所轄一萬軍隊群龍無首。此行唯一的難題在於太原總兵,應該很順利。

康熙就當把兒子們派出去見見世面了。

胤礽驚訝:“啊,我也去啊?”

康熙又忍不住捏了捏胤礽的臉頰:“你不去,大阿哥亂跑亂來誰管得住?”

胤礽猶豫:“大哥在正事上不至於……啊,我還是去吧。”

他忘記胤禔現在才十一周歲,恐怕脾氣上來了,真的控制不住。

康熙失笑。

他想起在史書中看到的,那個為了弟弟們焦頭爛額的太子朱標。現在他家的小太子,已經初步感受到了太子朱標的痛苦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