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2/3頁)

康熙齜牙:“明白朕的苦了吧?放心,從今年開始,你也要吃一樣的苦。”

胤礽使勁搓臉:“啊不!”

康熙失笑:“好了,翰林們看過來了,給朕嚴肅起來。”

胤礽放下搓臉的手,小身板挺直,板臉,嗯,嚴肅!

康熙笑聲如洪鐘。

胤礽郁悶:“汗阿瑪,說好的嚴肅呢?”

康熙大笑道:“你嚴肅,朕不需要。朕是皇帝。對不對,愛卿們?”

翰林們紛紛點頭。皇上說得都對?

小小的太子第一次……好吧,不是第一次,是再一次感受到了大人們的惡意。

此次猜燈謎的除了翰林還有其他重臣,大部分朝中漢臣都在。

雖說康熙在經筵聽經的時候總會將太子帶上,但近距離接觸鮮活的孩子,對很多漢臣來說都是第一次。

他們小心翼翼地觀察太子,雖說只是猜燈謎展現不出太子的才華,但看皇帝與太子親如尋常父子的相處,讓較為尊崇嫡長繼承制的漢臣們放下了心。

現在漢臣們被杜立德與李光地、張英先後敲打,都沒有奪嫡站隊的心思。這個皇帝改風易俗,有讓大清進行全面漢化的勢頭,他們就想簇擁在這個皇帝周圍,這個皇帝越厲害越好。

聽說太子是皇帝親自教養,肯定太子將來繼位後的政治主張大概會和皇帝相似。那麽他們支持太子,從私心上來說也是最好。

漢臣們都小心翼翼奉承太子,胤礽卻在這群漢臣中尋找熟悉的人。

反正康熙都不裝了,他也不裝了。

胤礽了解康熙,當康熙沒打算裝下去的時候,就是給胤礽“你也可以不用裝”的信號。

“皇父,讓陳廷敬大人陪我猜燈謎好不好?”胤礽拉了拉康熙的袖子。

康熙疑惑:“我還以為你會找你李光地或者張英師傅呢。”

李光地和張英心碎中。他們也以為太子會找他們。

雖然陳廷敬後來也成了太子的師傅,但陳廷敬一直在外朝做事,很少與太子見面。太子應該和他們更親近才對啊。

胤礽道:“李師傅和張師傅幾乎每日都能看到,我當然要找幾乎見不到的師傅陪我啊。”

李光地和張英:“……”好有道理?

其他豎著耳朵的翰林們:“……”太子聰慧。

陳廷敬苦笑。這小太子,還是這麽討人喜歡,這樣讓他很難不對太子有私心啊。

漢臣不該摻和奪嫡之爭。即使皇帝已經立了太子,一個穩妥的漢臣也只能忠於皇帝,皇帝說誰當太子就誰當太子,不該對皇子有偏向。

但太子真的太討人喜歡了。

胤礽對陳廷敬伸出小手:“陳師傅,抱。皇父肯定要和其他翰林師傅們去喝酒了。”

“你還嫌棄朕有酒味?”康熙拍了一下胤礽的屁股,“陳廷敬,帶著太子去旁邊放煙火。他一直念著放煙火。”

陳廷敬把胤礽抱起來:“臣遵旨。”

胤礽笑著對康熙揮揮手:“阿瑪好好喝,喝醉了兒子把你背回去。”

康熙冷笑:“這可是你說的,你要是背不回去就是欺君。”

胤礽道:“沒問題,相信我!”

康熙彈了一下胤礽的額頭:“相信你個頭,去玩吧。”

胤礽笑嘻嘻道:“謝謝阿瑪。走,陳師傅,快去快去。”

陳廷敬無奈:“是。”

小太子真的好討人喜歡。皇上怎麽這麽會帶孩子?

胤礽找陳廷敬帶他玩,可不只是想玩。他有些疑問想讓陳廷敬解答。

現在三藩平了,台灣回來了,噶爾丹還沒有叛亂,大清迎來短暫的和平時期,可以搞經濟建設了。

陳廷敬是康熙朝最著名的漢臣之一,後世也有以他為原型的電視劇。

咳咳,電視劇……肯定是虛構居多。一個漢臣就算再厲害,在大清前期也不可能有太大權勢。但陳廷敬確實是個奇人。

他先擔任禮部侍郎,然後戶部尚書工部尚書吏部尚書,除了兵部和刑部沒去過,其他什麽部門的活都能幹,堪稱全才。

陳廷敬死後謚號“文貞”,還是文臣謚號排名第二。而在大清朝,謚號“文正”的都夾雜著皇帝的私人情感,所以“文貞”可以說是文臣第一也不為過。

胤礽要問的是現在戶籍、稅務、錢制等問題。他想知道,現在的大清能不能支撐住一支跨海的海軍。

只要咱們海軍出門了,打勝仗了,就能自給自足。但自給自足前,總是需要投資啊。

太子的問題肯定都得到了皇帝的首肯,陳廷敬知無不言。

他雖然現在還未去戶部,但也對戶部的事非常了解。這也是很快康熙就會把他調去戶部的原因。

胤礽一邊放著小煙火,一邊嘆氣:“大清還是有點窮啊。”

陳廷敬失笑:“大清不窮了。前明的國庫大部分時候都不會超過一千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