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第3/6頁)

胤禔心裏已經信了胤礽,但還是要保持作為大哥的尊嚴,堅持要嘗一嘗。

胤礽嘆了口氣,揮手讓侍衛從旁邊聞起來非常香的餛飩攤上,給胤禔拿了一碗餛飩。

這個餛飩攤人非常多,每個人吃餛飩的表情都如癡如醉,好像吃了什麽山珍海味,這才把胤禔吸引了。

但餛飩一端來,胤禔就沒了胃口。

裝餛飩的木碗看著有些臟,裏面的湯水渾濁,餛飩皮居然還是灰色。

胤礽忍著笑:“吃嗎?”

胤禔咬牙:“吃!”

他梗著脖子咬了一口,然後“嘔”,差點吐出來。

這是怎樣可怕的味道?餛飩的面皮夾雜著麥麩十分粗糙,湯裏除了鹹味還有澀味和苦味,油膩的湯水更有一種不可言說的腥臊味。

胤禔忙用清水漱口,不敢置信道:“這麽可怕的味道,為什麽他們吃得津津有味?”

胤礽道:“餛飩皮只有麥麩沒有泥土,湯中鹹味和油味很足,可能餡裏也真的有肉,這對普通老百姓而言,就是一頓良心美食了。”

胤禔愣住:“這、這樣嗎?”

胤礽點頭,他嘆息道:“對於老百姓而言,有混雜著麥麩的面粉大米、有一點油水、有足夠的粗鹽吃,就是很幸福的日子。如果人人都有這樣的食物吃,就可以稱得上前所未有的盛世了。”

胤礽想家了,想真正的家。

在那個真正的家鄉中,才能真正做到“美味都在路邊攤”。因為普通老百姓也有能力購買新鮮的食材和足夠的調味料,用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大腦烹飪出和大餐館不同的味道。

“還去看嗎?”胤礽問道。

胤禔興致缺缺:“不去了。看來外城也沒什麽好玩的。”

胤礽無奈:“只是一個路邊攤而已,還不能代表外城。外城也有富貴人去的地方。外城外地和外國的商人雲集,無論是店鋪裏賣的東西還是酒樓裏賣的食物,都比內城種類多。特別是各省會館附近,你能在外城吃到全國各地正宗的美食。”

胤禔問道:“真的?”

胤礽道:“我騙你作甚?回頭我們求求阿瑪,讓漢臣帶我們去逛逛,他們對外城熟。”

胤禔被胤礽一哄,終於開心了。

他隨手把這碗餛飩賞給路邊一個衣衫襤褸的人。那個人立刻對著胤禔使勁磕頭,搞得胤禔怪不好意思,想賞給他一貫錢,被胤礽攔住。

胤礽附在胤禔耳邊悄悄道:“你賜給他食物,他吃了就是自己的。你賞給他太多錢,咱們前腳一離開,他後腳就會被人敲悶棍。”

說完,胤礽吩咐小太監,等車隊離開之後,再偷偷給那老乞丐幾個銅錢,算是為胤禔積善積德。

胤禔嘆氣:“京城裏都有乞丐,外面恐怕更……罷了,那是汗阿瑪要操心的事。”

胤礽笑了笑,沒說話。

三藩之亂之後還有噶爾丹,康熙朝早期可沒有什麽精力去顧什麽民生。

不過噶爾丹之亂本可以不用延續那麽久,一征噶爾丹的時候就應該結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什麽。

胤礽突然想起,一征噶爾丹的時候汗阿瑪病了,自己和老三去探病,被斥責不夠悲痛送回了京城。

那一年自己才十六歲。

後來一廢二廢的時候,汗阿瑪說那時候自己就表現得不孝不悌,忍了自己幾十年。

那一年自己才十六歲啊。

哈。

“不舒服?”胤禔突然把胤礽抱起來,“回馬車上去。”

“啊,哥,別抱,我自己能走。”胤礽回過神,忙道。

胤禔道:“我是你大哥,我抱著你走怎麽了?”

胤礽哭笑不得:“你就比我大兩歲,你抱不動……哎喲。”

“你哥我的力氣可大了,能抱得動。”胤禔不僅把胤礽抱起來,還顛了顛。

就是他在顛胤礽的時候,胤礽腳落地了。

侍衛趕緊把兩個皇子一起抱起來送回馬車上去。

這一番折騰,前面車輛也終於挪開了。

入京的是鑲黃旗沙濟富察氏,漢姓李,名倪滿。

他們知道擋住了太子和大皇子的車架之後,倪滿嚇得肝膽俱裂。

富察氏有兩支,先祖為旺吉努一支在朝堂上顯赫無比,先祖為莽色都朱乎的一支則因皇太極時期的皇位爭鬥而凋零。他正是莽色都朱乎那一支。

他這一支富察氏幾乎只有他一個獨苗苗人才,雖然族人也只有小貓兩三只了,好歹他也是全族的希望。難道就要因為這個意外而仕途終止嗎?

倪滿想去太子和大阿哥那裏磕頭請罪,卻被侍衛攔在一旁,不準靠近。

他站在附近,聽到了太子和大阿哥所有對話,心裏震撼極了。

這就是大清朝的太子嗎?這也過於聰慧了吧?

聰慧就罷了,為什麽太子會對民生如此了解?咱們的萬歲爺究竟是怎麽教導的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