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2/4頁)

索額圖終於找到可以插上嘴的話題:“裕親王不用擔心。皇宮的人都伶俐,只要伺候久了,察言觀色就知道太子需要什麽,不需要太子出聲提醒。”

康熙:“……是、是啊。”

說起來,梁九功伺候太子久了之後,曾委婉回報說過,伺候太子眾人因太子不愛麻煩人,不常出聲,便手腳不夠麻利。

只有顧問行前來帶太子時,有了人指揮,那些人做事才有了一些條理。

康熙當時的反應是把人又換了一遍。

康熙開始心虛並遷怒。你個梁九功,本以為是個伶俐人,結果回報情況不清不楚,讓太子受委屈了!

不過梁九功伺候太子有功,暫時不懲罰。

朕是不是該給保成培養些長期伺候的人手?否則以保成那離了朕就變成鋸了嘴的悶葫蘆性格,下人們還真可能伺候不好。

康熙又想起胤礽年幼時候,偶爾會因懶得叫人伺候餓著肚子。

只是後來胤礽說話流利了,這事便沒再發生過。

康熙內心動搖得厲害,終於開始自我反省。

“太子太過懂事,確實容易讓人忽視他。”康熙眉頭緊皺,心疼極了。

他政務繁忙,不如女人帶孩子那樣細致。胤礽不說,他有些事想不到那去。

可胤礽年紀小,性子極體貼懂事。看著自己忙,便甚少向自己提要求。康熙想不到的事,就這麽一直忽視下去了。

“上次出去逛街的時候,我給太子買了個虎頭帽子,太子就咧嘴笑了一路。”福全越說越覺得是這麽回事,“皇上啊,再節省也不該從孩子那裏節省。”

康熙沉重道:“沒錯。”

其他人聽著康熙和福全兄弟倆說話,都露出了“你們倆在說什麽(消音)話”的震驚表情。

京城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康熙對太子溺愛得厲害。

每當有什麽貢品入宮,康熙都敞開庫房讓太子隨便挑。

宮中也有傳出過消息。康熙不在宮中的時候,太子還會開康熙的私庫以康熙的名義賞賜東西。

更別提每日吃穿用度,太子自己的份例就從來沒有動用過。無論康熙是否在宮中,都按照康熙在宮中那樣,將康熙的份例直接送給太子用。

太皇太後和皇太後也經常從自個兒的私庫補貼太子東西,什麽好吃的好用的好玩的都先緊著太子。

當然,太子的確乖巧懂事且節儉。

宮中三大巨頭的私庫對著太子敞開,太子卻不好那些奢侈的東西。

每當受到賞賜,太子總會將賞賜換個模樣,再當孝心送出去。

但無論怎麽說,太子也不像康熙和裕親王口中那樣,跟受了虐待似的。

康熙和福全你一言我一語,把胤礽說成了仿佛宮中的小透明——沒錯,就是家中有很多孩子,那種年齡不上不下又特別懂事的透明孩子。

周圍人只能睜大著自己的眼睛,用眼神表示“我聽懂了,但我也大受震撼”的內心呐喊。

康熙和福全一邊絮絮叨叨,一邊朝著胤礽所在地方悄悄靠攏。

在近到可以聽到胤礽和納蘭性德、曹寅說話聲音之後,兩人停下了叨叨,聚精會神豎起耳朵偷聽。

趙昌則悄悄指揮人去通知侍衛,讓他們看到人也別出聲打擾康熙偷聽。

其他康熙的心腹大臣也學著康熙貓著腰蹲下,好奇地偷聽小太子說話。

胤礽給兩位侍衛簪花的時候,大臣們偷偷瞟了康熙一眼。

康熙的風評再次受害。

胤礽詢問直隸之事的時候,大臣們露出會心一笑。

太子果然還是個小孩子,喜歡新奇的事。

胤礽把話題轉移到外國人身上,打探外面的政權皇室軍隊,問得曹寅冷汗直冒的時候,大臣們也冷汗直冒。

太子真的是個小孩子嗎?!他們都從未想過這些事!皇帝究竟是怎麽養的孩子!

後來胤礽一手指天,小小的身軀展現出無邊的霸氣,“我汗阿瑪要做千古一帝”。

大臣們悟了。

德高三皇功蓋五帝!原來皇上的野心如此之大!太子才會小小年紀……

他們還沒感慨完,康熙隨手從腰間摸出一個路上解渴的大棗子,準確無誤地投擲到了胤礽的小腦殼上。

大臣們:“……”

他們用譴責的眼神看著大清的皇帝。

小孩子的腦袋不能隨便砸!

聽太子的抱怨,您還不是第一次砸了!

康熙把胤礽按懷裏捂嘴,福全又開始嘮叨:“皇上啊,您怎麽能砸太子的腦袋?小孩子的腦袋非常脆弱!要是砸壞了,您不心疼嗎!”

胤礽使勁從康熙懷裏掙紮著擡起頭:“對!腦子砸壞了怎麽辦!”

“好,下次不砸腦袋,下次揍你的小屁股。”康熙反省之後,拍了一下胤礽的屁股,威脅道,“別亂說,怎麽什麽話都往外說!”

胤礽辯解:“曹侍衛和納蘭侍衛又不是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