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4/5頁)

福全一頭霧水。頑皮?你說的是我那極小的時候就智多近妖的三弟弟嗎?

現在他一看,果然頑皮。

小孩子的腦袋脆弱,是你能拿來當木魚敲的嗎?

福全:不贊同的眼神.jpg。

福全是個脾氣很軟和的老實人。因康熙自幼登基,和福全很早就有君臣之別,所以福全幾乎沒在康熙面前有過兄長的樣子。

但福全若難得拿出一次兄長模樣,康熙還是會給一點面子。

因為他知道,老實人不贊同了,那是真的很不贊同了。

胤礽撲到福全懷裏之後,十分自來熟地在福全懷裏找了舒舒服服的位置握著,小短手吊著福全的脖子,轉過頭對著康熙做鬼臉。

康熙立刻捏拳頭,露出威脅的神色。

福全立刻用大手把胤礽的小腦袋罩住:“皇上,現在可是立刻去裕親王府?”

“去吧去吧。你怎麽和太皇太後一樣,都寵著太子。”康熙抱怨。

福全等康熙上馬車之後,才抱著胤礽上馬車,沒回答康熙的話。

他看著一上馬車立刻把太子搶回去的康熙,腹誹道,也不知道是誰最寵太子。

胤礽擡頭,甜甜笑。

福全:“……”

有、有一點點可愛。我家孩子怎麽沒有這麽乖巧可愛?

難道皇帝比女人養孩子養得還好?福全收起自己大逆不道的想法。

“常寧已經在裕親王府候著,也想一起去。”福全道。

康熙臉上的笑容淡了一點:“那就一起去吧。”

胤礽臉上的笑容沒保持住,趕緊轉頭把臉埋進康熙懷裏蹭了蹭,遮掩住自己的不高興。

恭親王常寧站在滿洲勛貴那邊。

他們家是反太子的主力軍,也是胤礽二廢的導火索之一。

大清入關之前並非君主專制,而是八王議政,勛貴共治,連皇位繼承也是八王議政共同推舉。

誰都想自己手中權力多一分,是以他們推舉出來的皇帝,定是自己好控制的。

當初順治繼承皇位,而不是既長又嫡還有軍功的豪格繼承皇位,便是皇室對滿洲勛貴的妥協。

之後豪格被構陷下獄慘遭冤死,給順治心裏留下了極大的陰影。

順治那短暫的執政一生,一直致力於中央集權、削減滿洲權貴的權力,廢止了宗室管理各部事務的舊例。

至康熙朝,康熙直接立太子,也是為了避免宗室和滿洲勛貴再次幹涉皇位的可能。

因此想要恢復八王議政的宗室與其附庸的滿洲勛貴,對太子很是不滿。他們才是想把太子拉下馬的主力軍。胤禩不過是其推到前台的棋子。

所以明知康熙忌諱、雍正忌諱,他們還把胤禩往死裏逼,胤禩只能被動受著。

上了賊船哪那麽容易下來?

太子一廢之後,宗室和勛貴們百般挑釁,試探康熙保護太子的底線。

最後他們試探成功。哪怕太子鞭打他們之事得到了康熙的同意,康熙轉臉不認人,將此事作為太子罪證之一。

胤礽趴在康熙懷裏蹭了蹭。唉,又是一出釣魚執法呢。

不過,常寧那一脈出頭當廢太子那把刀,被康熙用完之後結局也不怎麽好。常寧的兒子直接降兩等襲爵,之後便只是個閑散宗室,再起不能。

什麽?站在太子這邊的人都死得特別慘,還有被淩遲的。構陷太子的人只是貶職?

哦,那沒事了,還是我最慘。

這個太子,我絕對要想辦法丟掉。

胤礽打了個哈欠。

“困了?那要不回宮?”康熙逗弄胤礽道。

胤礽立刻搖頭:“我是養精蓄銳!”

康熙笑著揉了揉胤礽的小腦袋:“逛個街還養精蓄銳?”

胤礽心道,我這是要去碰瓷常寧叔叔,所以養精蓄銳。

對待兄弟,哪怕前前世曾經互為仇敵,胤礽知道他們相互爭鬥只是兩敗俱傷,何況對方還是個孩子,他願意重新培養感情。

但那些宗室不一樣。

反正我都不要太子之位了,不趁著我還小阿瑪還寵我,把前前世的賬討回來,我就愧對在新社會遭受的二十年的現代教育。

八王議政也是康熙的死穴。康熙對分薄皇權的太子尚且不能忍,你們那群宗室他能忍?

他們也就是仗著康熙晚年和兒子們鬥了個精疲力盡心力交瘁,殺了太多的人,為了時局穩定無法再對宗室動手。

如果我提前把這件事揭露,還年輕氣盛的康熙會不會動手?

作者有話說:

五千怎麽不是了,就是……今天六千(捂著肝),算二點五更!

之後會用到的熱知識提醒:

1、雖然明珠不姓明,索額圖不姓索,但當時他們的稱呼都是明大人明相、索大人索中堂,沒人稱呼他們的滿洲姓氏;

2、順康雍三朝都致力於消弭朝堂上滿漢隔閡,順治時大臣們們奴才、臣混用;康熙時滿洲大臣對“共主”皇帝都稱臣;雍正時專門下旨,不準大臣上奏時用“奴才”,統一稱“臣”,奏折中一般只有內務府之事才稱“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