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第2/2頁)

胤礽又道:“法蘭西!有好多土地!灑下種子不用管都能收獲的肥沃土地!”

康熙不相信:“還有比我們大清更繁華的地方?”

胤礽問道:“阿瑪你去看過?”

康熙:“……沒有。”

胤礽從繃帶裏露出的大眼睛發出鄙視的光芒:“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瑪法說的。”

康熙:“……”

胤礽搖頭晃腦:“玄燁,漢人的書讀傻了。”

康熙:“……”這神態,難道胤礽模仿自他汗阿瑪?

從小到大他幾乎都是靠自學,讀什麽書也都是自己選擇,你死得早你還嫌棄我讀書讀傻?

胤礽以手指天:“外國有的,我大清都要有!海外那些肥沃土地,他們能占,大清也能占!大清才是日不落帝國!”

康熙陷入沉思。這麽狂妄?我阿瑪是這個性格?他不是一直被多爾袞和皇瑪嬤壓制著?是個多愁善感……等等,壓制?

康熙有些明白為什麽胤礽口中的瑪法,和他所知道的順治完全不一樣了。

汗阿瑪年幼時候被多爾袞壓制,沒了多爾袞又被皇瑪嬤壓制,用了各種極端的方法宣泄自己的不滿,最後還都勝利了。這脾氣,不像是個沒野心的。

可惜汗阿瑪年富力強時患天花駕崩,雄心壯志壓在心底就這麽沒了,估計憋了一肚子的氣,就想指望兒子孫子繼承他的雄心壯志。

雖然孫子暫時還是個憨的,但可以給他英明神武聰慧過人的兒子當傳聲筒啊。

就是這個傳聲筒有點氣人。

康熙拍了拍咋咋呼呼的兒子:“海外……海外真的有這麽好?”

現在的康熙還沒有“我大清地大物博天、朝上國”的想法。

清人剛入關兩代,順治還沒怎麽有所作為就駕崩了,大清的基業是康熙來奠定。

等一切穩定之後,康熙見識過沒那麽亂的華夏大地的繁華,聽了無數人的吹捧看了無數天、朝上國的文章之後,可能會變得狂妄自大,但現在……

大清東邊不亂西邊亂,南邊洪水北邊旱,還是個年輕人的康熙也有心浮氣躁、認為這地方破事怎麽這麽多的時候。

“有!”胤礽見康熙上鉤了,立刻興奮起來。

父子倆被關在宮殿裏都很無聊,康熙終於有空聽胤礽瞎逼逼。要是平時,康熙逗一逗兒子,問幾句詛咒的事後,就立刻忙其他事去了。

胤礽不太擅長編造謊言,說謊說得結結巴巴。

還好他年紀小,這顛來倒去的謊言聽上去才像是真話。若胤礽思維太連貫語言太流利,康熙才會懷疑有陰謀。

胤礽從北美的大平原說到南美有很多樹,從非洲無數金銀寶石礦說到澳大利亞的草原上野味多到沒人吃……他東一棒槌西一榔頭,康熙剛來了興致他就轉另一個地方,聽得康熙焦躁無比。

大清有西方傳教士,但西方傳教士總說東方好西方不好,莫不是騙他?

康熙開始陰謀論。

心生懷疑之後,康熙便從細枝末節中不斷加深了這個陰謀論。

現在大清的一些好東西,紅衣大炮是仿制西方的大炮,紅薯土豆玉米西方來的,一些急用藥西方來的,連西洋鏡西洋鐘等珍寶也是外來的……好像西方確實不差?

康熙自言自語:“那為何西方傳教士對大清畢恭畢敬?”

胤礽問道:“是大清對前明的那種畢恭畢敬嗎?”

康熙郁悶:“保成,為何你會這麽說?瑪法說的?”

胤礽點頭:“瑪法說,這叫前……”

前什麽來著?胤礽腦袋卡殼了。

他的成語造詣在高考之後就全還給語文老師,現在想說個成語,展現一下“這是瑪法說的高質量話”,居然一時半會兒想不出那個成語該怎麽念。

唉,現在要是能上網搜搜就好了。我再也不嫌棄你了,度娘!

胤礽抱著自己的繃帶腦袋左晃右晃,一會兒“前”一會兒“後”,看得康熙笑出了聲。

“是前恭後倨。”康熙解惑道,“典故來自《戰國策》,本來應該是前倨後恭。根據情形,可顛倒使用。阿瑪給你讀過這個典故,你怎麽什麽都記不住?”

胤礽抱頭:“哦。”

爺就是文盲,自信放光芒。

目的達到了就OK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