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5章 請許成軍吃飯(第2/2頁)

“這就相當於一個全面合作,也不能說完全當成是培訓基地。畢竟能夠過去做的手術,都是能夠勝任的。”

“妥了,我聽明白了,接下來就可以開心的吃飯了。”許成軍笑著說道。

“這個事情也先不著急,目前我們這邊也是比較忙二科剛剛開設,也還得磨合一段時間。”劉半夏說道。

許成軍點了點頭,“到時候我們要是真談成了,我們還得采購設備吧?總不能讓你們每次過來都是帶著設備跑,那就太耽誤時間了。”

劉半夏樂了,“前些日子回我們老家做了一台,可不就是拉著設備跑嗎。到了地方還得消毒、調試,確實有些耽誤時間。”

“反正我就覺得吧,咱們要是合作了,也算是合則兩利吧。也給孩子們多一些手術的機會,還能賺點零花錢。”

“你們呢,也能提升一些醫院的口碑。雖然說手術費用分出來一些,患者的住院費用,也是可以的啊。”

許成軍也樂了,“你們還不用管患者的預後了呢。”

石磊和陳學海也都樂了起來,這就代表著合作的初步意向還是有的。

這樣的合作,其實就是共同獲利。

對於金水區醫院來講,只要能夠平衡好院內的關系,有二院急救中心的人經常過去做手術,對於他們患者的留存率就會有顯著提高。

也屬於他們的業務指標,患者住院護理,這就是要收費的。

而對於急救中心來講,也是這些醫生們手術實力的一個積累。

並不是說你這台手術的操作掌握了,你就是頂呱呱。

即便是在急救中心,患者資源的分配上,也不是那麽均衡,也沒法做到均衡。

畢竟有些患者是通過朋友介紹來的,有些是聽別的人說過之後找過來的,肯定也會有一個傾向。

就像現在的一些肝部腫瘤手術,在急救中心裏人們首先想到的也是劉半夏。

因為周書文比較忙,他那邊的患者排得也有很多。每個手術日的手術,也都是滿滿登登的。

而手術經驗的提升,就需要一台台手術的積累。當你達到了一定程度、一定的數量之後,你的質量自然就上來了。

當然了這也得是啃花心思去研究,要不然你糊弄著做,就算是做了一千台,也還是那麽回事。

即便是有提升,也不會很大。

“你們急救中心現在可是真的不得了了,敢提這樣的合作,就證明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標準。”吃了一會兒後許成軍說道。

“其實也沒有想象中那麽高,不過我們的要求一直都很嚴格,所以起步的標準就高一些。”石磊說道。

“都不說魏遠和小齊了,就連許一諾他們六個,目前的一些常規腹腔鏡手術操作也都是很有水準的。”

“今天半夏還帶著黃波上了一台脾臟摘除,用半夏的標準來判斷的話,已經達到了畢業的水準。”

“不過將來他們就算是過來也是以NOSES手術和小切口闌尾切除為主。你們不是也派了一個在我們那裏實習呢嘛,叫李天洋吧?目前小切口闌尾切除的技術已經掌握了。”

許成軍點了點頭,“我們溝通的時候聽他說過,給他都開心得不行呢。”

“其實這個想法,也是我回老家的時候,跟我們老家醫院的院長聊天的時候提起來的。”劉半夏說道。

“對於人才的吸引力,你們肯定連我們都不如。所以想要提升診療能力,就得自己慢慢培養。”

“加大力度吧,也多舍得投入一些。反正只要是你們敢送人,我們就敢當成自家醫院的醫生來教。”

“還別說,看到了李天洋的成績,我還真有了這樣的想法。這個事情到時候咱們再好好研究一下,送你們那裏我是真放心。”許成軍笑著說道。

他現在就是很開心的,這樣的合作對於區醫院的幫助確實很大。

而且也不用擔心會成為急救中心的附庸,打鐵還須自身硬啊。只要把後備人員給培養出來,三五年之後就能夠擁有一定的戰鬥力。

也不敢去奢望到時候就能夠有急救中心那樣的水準,最起碼也能夠在區裏有一定的影響力。

不至於讓患者把去醫院當成體檢基地,檢查完了就走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