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新冠(第2/3頁)

遠在美國的屈遠和她男朋友也想辦法買了幾萬只N95口罩從美國郵寄到武漢。

這一次,遠夏沒有親自去往賑災前線,他年過半百,雖然堅持鍛煉、注重養生,但也比不上年輕人身體健康、年富力強,只能坐鎮後方指揮了。

支援武漢的司機們回到越城後,酒店隔離費用也全都是行遠出的。

遠夏家的這個年過得異常忙碌,年夜飯都沒好好準備,為了節省做飯時間,幹脆吃了頓火鍋,還是和遠秋家一起吃的。遠冬、遠春和重陽都沒回家過年,被遠夏勸在當地過年了。

郁行一跟遠夏一起忙捐贈的時候,突然說:“我有個想法,不知道對不對。”

遠夏擡頭看著他:“什麽想法?”

郁行一說:“你是不是有預知能力?”

遠夏一愣,然後笑了:“怎麽這麽想?”

郁行一說:“要是沒有,你為什麽突然要收購口罩廠和醫療器械廠,這跟我們的業務完全不挨邊。而且之前的業績並不好,你卻沒減產,積了那麽多庫存。偏生就趕上了這次新冠肺炎,正好派上大用場,不由得我不聯想。”

遠夏說:“我要說是巧合,你信嗎?”

郁行一攤攤手:“除了巧合,也沒有別的理由能夠解釋。可是為什麽就會這麽巧呢?你真有超能力?”

遠夏但笑不語。他也曾考慮過是否將以前的事告訴他,可他想到郁行一曾經英年早逝,自己孤獨一生,那種錐心之痛他自己都不願意去回想,如果讓郁行一知道了,他得多難受,過去那些苦難他自己受過就夠了,不想讓郁行一也跟著難受。

醫療器械和醫用物資兩個工廠的庫存基本沒賣過,都被捐贈了出去,兩家工廠的老板肉疼得不行,現在市面上一個非醫用口罩都賣到三四塊錢一個了,老板這是放著錢不賺啊。

遠夏倒是無所謂,現在以打贏武漢的抗疫戰爭為首任,讓國內秩序恢復正常,只有疫情控制了,才能恢復產能,想賺錢還不容易嗎?

年過完了,學校卻沒能如期開學,工廠也沒能如期開工。

學校不能開學,還能上網課,一些公司也能居家辦公,但以制造為主的工廠卻是毫無辦法,必須要人到場才行。為此,工廠不得不想辦法去接工人們回來上班。

雖然非常麻煩,成本也很高,但也比停工沒法按期交貨強。

行遠這兩年的訂單源源不斷,耽一天工就極有可能耽誤交貨期限。

本來2月3日就該復工了,由於疫情,直到2月15日員工才陸續都到位。

進工廠後,基本就采取封閉式辦法進行管理,員工都住在廠裏不再出去,每天要堅持消殺和測量體溫。

這樣一直持續到三月份,除了湖北外,其他省份的陽性基本清零,才漸漸放松管制。但出門戴口罩,進入室內公共場合測量體溫已經成了常態。

此時歐美的疫情也爆發了,西班牙與意大利的疫情尤其嚴重,美英法德各國也沒好到哪兒去。

武漢封城的時候,不少國家都采取了撤僑措施。重陽的嶽父母也想帶上女兒一家回法國避難,被遠夏勸阻了,說要相信咱們國家的執行力,疫情一定會很快就控制住的。

如今看來,遠夏說的不無道理,中國花了一個多月,全國人民自覺待在家裏不出門,疫情逐漸得到了控制。

歐美國家則失了控,每天的確診數量和死亡人數都在激增。

重陽的嶽父母每天看著新聞,也不再鬧著回國了。畢竟法國有很多人反對戴口罩,還在上街遊行,難保被不小心傳染上。

4月8日,武漢解封,被困了兩個多月的武漢人民終於解脫了。全國人民也舒了一口氣,這一場抗疫之戰打得十分艱辛。

只不過,當我們贏得這場戰爭的時候,世界上其他地方都淪陷了。疫情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冠變異病毒更是換著花樣來,全世界除了中國,再無一個能夠病毒清零的國家。

從前那種自由來去的情況已經變成了記憶中的美好回憶,如今出國,要面臨被感染的風險,回國,要面對高昂票價、繁瑣的檢測流程以及長達14天的酒店隔離外加7天的居家隔離,成本高昂。

從此以後,抗疫便成為常態。

遠夏也不知道新冠疫情會持續多久,就他知道的情況,是不會像非典那樣短時間內完全消失,就算中國能夠清零,但是將“自由”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西方國家已經不可能清零了。

病毒何時會消失,現在就連遠夏也不知道了。也許需要兩年三年,或者更久,或者幹脆等病毒變異到致病性變弱,像流感病毒一樣,能夠跟人類共存。

武漢解封之後,中國人的工作生活逐漸恢復常態,學校也陸續開學了。

只是人們心頭始終有一根弦繃著,不敢完全放松,怕一個不小心,看不見摸不著的病毒又會卷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