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排頭兵(第2/3頁)

遠夏笑著說:“我本來計劃去的,但你小舅準備暑假帶你弟弟妹妹去美國旅遊,我就想再等幾個月吧,到時候過去看你。”

屈遠高興起來:“真的啊?你們都要來嗎?太好了!那說好了,一定要來啊,不許騙我,我在美國等你們。”

屈遠正在攻讀博士,等拿到學位後應該還會在美國做兩年博後,回國至少還得兩三年。

她的專業其實在美國就業會更好,不過她沒打算留在美國。

遠夏也支持她回來,國內的天文物理研究目前落後於美國,但如果沒有人去研究,就會永遠處於落後地位。

中國如今的經濟實力已經不是四十年前,中國人已經不再缺衣少食,有余力追求精神層面的東西了,也是時候邁向星辰大海了。

在澳洲玩了一個星期,除了參觀澳洲野生動物和新西蘭的魔戒取景地,余下的時間都在大堡礁潛水和黃金海岸沖浪。這類新興國家除了自然景觀,也沒什麽值得一看的。

從澳洲回來,年已經過完了,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準備開始新一年的奮鬥。

今年工程機械的行情依舊非常好,因為2010年前後購買的工程機械使用壽命差不多也到了,該更換新機械了。

疫情時代即將到來,遠夏也不知道疫情會持續多久,但他知道自己得提前做點準備,雖然他無法力挽狂瀾,但也不能完全做一個事不關己的人。

從開年起,遠夏就開始留意醫療行業,尋求合適的投資機會,等疫情一來,能夠多生產一些基本的醫療物資。

5月的時候,行遠的盾構機研究所傳來了好消息,研發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今年內便能夠讓產品落地。

這是行遠目前投入最大的一款工程機械產品,一旦研發成功,行遠的工程機械品類基本就完善了,以後的研發工作便是在原有的產品基礎上更新叠代,完善產品的性能,再就是開拓設計新產品。

這是中國科技發展都會面臨的問題,中國工業化比較晚,此前一直在歐美後面奮起直追,不斷地學習、吸納、創新。

歐美是好老師,中國也是好學生,不少領域內,逐漸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比如在5G、高鐵等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已經成為世界頂尖水準。

以後再要往前發展,前面再也沒有了參照物,就必須得摸著石頭過河,需要自己去摸索、開拓新的領域。

這對中國科學家和研發人員來說,是一種比較新的體驗,挑戰巨大,試錯成本也在增加。但又何嘗不是一種殊榮,說明我們已經站在了這個領域內的巔峰之上,如今,我們也成了技術革新的排頭兵。

行遠開發電動智能系統多年,這個系統在同行眼中其實是有些雞肋的,受限於硬性條件,它能發揮的功效有限。整個工程機械行業裏,也只有他家在孜孜不倦地研發這個。

但隨著5G技術獲得突破性成功,一旦5G基站普及,電動智能系統便能發揮出最大的優勢,工程機械領域的革命也即將到來。

許多同行也終於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著手研發電動智能系統。行遠此刻更是搶占了優勢,開始研發純電系統。

純電系統有很多優勢:節能、低汙染、低噪音、易保養。這些優點簡直就是為當今將環保視為政治正確的歐洲國家量身打造的,遠夏知道,只要解決好續航問題,拿下歐洲市場不要太容易。

當然,這些優點對所有的工程機械司機來說也是相當具有吸引力,尤其是低噪音這一點。

長久以來,工程機械的動力都是柴油發動機,大功率柴油機正常工作時都會產生不小的震動與噪音,這種震動與噪音不僅影響舒適度,也容易使人疲勞,而電動系統的震動與噪音要小得多,舒適度提高了不止一個档次。

這幾年行遠的混動系統一直都賣得不錯,根據用戶的體驗反饋,最大的問題就是電池蓄電有限,工作時長有限。

隨著電池性能的改善,以及充電系統的技術更新,電池的續航時間越來越長,工程機械的純電應用將不再是遙遠的構想。

5月中旬,北大保送名單公布,錢崇懋的名字赫然在列,物理學類,他的高中生涯提前結束了。

作為遠家第一個保送生,錢崇懋為遠春夫婦掙足了面子。

錢崇懋的悠長暑假開始了,他收到通知後,就收拾好書包離開了學校,在家躺了幾天後,覺得百無聊賴,便跑到越城家來了。

因為冬至和文博都在越城,他倆還沒放暑假,自己得來讓他們眼饞一下。

遠夏和遠秋都稀罕得不行,毛毛這孩子打小就聰明,隨他爸,性格開朗,隨他媽,簡直就是集合了父母的優點。

他長得像媽媽,也可以說像遠夏,畢竟遠春是女版的遠夏,是個特別精神的帥小夥,身高也跟遠夏差不多,剛過180,了卻了遠春的心病,她就怕兒子身高像他爸,個子太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