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過年(第2/3頁)

文博說:“哥哥們走了,有點不習慣。”

遠夏說:“不是可以打電話,還能聊視頻麽。”

“那也不能一起玩啊。”

“等放暑假了,就可以一起出去玩了。”

文博點頭:“嗯。”

遠夏說:“我那天聽見你們在聊考大學的事,商量出啥了?”

文博撓撓頭:“毛毛哥哥提議我們一起考到北京去上大學。”

“可以啊,到時候你們三個又都能在一起了。”

“冬至哥哥不太同意,他怕自己考不上。”

遠夏挑眉:“北京又不止清華和北大,還有好多其他的院校。”

“可是不上清華和北大多沒面子啊。”文博說。

遠夏哈哈笑:“傻孩子,清華北大一年才招幾個人?難道北京其他的院校就不招人了?”

文博又說:“也是啊,我去勸勸冬至哥哥。”

遠冬兩口子為兒子的學習也是操碎了心,起初擔心他考不上高中,想讓他回北京去上學,他又不太願意離開父母,咬著牙說自己能考上。

遠冬都準備好了兒子要是考不上高中,就送他去美國上高中了。結果這孩子最後一學期爆發,居然考上了高中,還不是壓線的那種,上了個區重點,暫時了卻了父母一個心病。

不過遠冬和常樂對冬至的成績依舊憂心忡忡,他的成績在班裏也是不上不下的那種,高考可不會像中考那麽簡單,突擊一學期就能考上大學了。

重陽給他提了個建議,讓他學藝術,美術音樂甚至表演都成。

可冬至這孩子對那些都不感興趣,受歷史老師出身的姥姥熏陶,他對歷史尤為感興趣,每天抱著歷史書啃,才高一,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已經被他啃完了。

談起歷史典故來頭頭是道,唯一的壞處就是眼睛近視得厲害,已經戴上了400度的近視眼鏡。

遠夏覺得這也沒啥,冬至要是喜歡歷史,讓他去當個歷史學家、考古專家也沒什麽不行,反正也沒什麽經濟壓力,咱們中國的歷史文化也還是需要研究傳承的。

過完年後,特力克先回了北京,郁知文和老爺子還留在越城,南方的春天來得早而且熱烈,老爺子想感受一下南方的春天。

遠夏和郁行一也都巴不得他在家裏住著不走,這是他們陪伴老人最久的一次。

這就不得不誇一下郁知文,他們從新疆回到北京之後,就一直在陪伴照顧父母,做出的犧牲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的,至少郁行一這個做弟弟的,心裏對姐姐是既愛又敬。

現在父親雖然住在越城,但陪伴他的依然是姐姐郁知文,郁行一和遠夏也只有下班和假期才有空陪老人。

今年行業持續低迷,行遠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海外市場上,過完年後,崔平生又去了德國。

德國分公司的產能已經比較可觀了,現在他們要做的是在歐洲各國設立營業點,打開歐洲市場。

崔平生剛過去不久,就得到一個消息,德國要修建一個海上風力發電場,現在在世界範圍內超標風車吊車,崔平生報了名,讓國內這邊趕緊準備標書送過去。

於是遠夏趕緊安排人去準備標書,四月份的時候,陶陽帶著標書抵達德國,跟崔平生以及馬克去參加招標會。

這一次,憑借著地利優勢,行遠成功地拿下了一台機器的單子,價值650萬歐元。雖然只有一台,但也算是開了張,初戰告捷,可喜可賀。

招標會結束之後不久,崔平生便和陶陽一起回國了,因為第二屆越城國際工程機械展開始了,這是崔平生和遠夏一力促成的機械展,他一定要來看的。

這一次的規模比第一次的還要浩大,這次應邀前來的參展商共計1100多個,比第一屆要多了不少。國內的相關企業幾乎都到了,因為市場低迷,大家都想著能賣一點是一點。

這一屆的成交總額達到將近200億,比上一屆有不少的進步,也說明了采購商對越城工程機械展的認同增加,但這個成交額相較於北京的工程機械展和上海寶馬展來說,並不算理想。

越城機械展的影響力是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市場低迷。

這年7月,崔平生的競業協議到期,遠夏第一時間遞上了聘書,邀請他出任行遠機械集團的副總經理,負責整個海外市場。

簽約很低調,遠夏並沒有找記者登報發文章,主要是為了考慮興越的感受。

除了百萬年薪之外,還有股份分紅,此外遠夏還會在大理幫他挑選一套院子,名義上是年終獎勵,實際上是他前兩年的薪資報酬,今年或者明年交付。

7月上旬,行遠遞交了第四屆中國工業大獎的申請書,得到了行業協會的推薦,以及省裏工業經濟聯合會的初審,但最終評定結果要到明年才能揭曉。

學校放暑假後,遠夏和郁行一履行承諾,帶文博去自駕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