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收購(第2/2頁)

在全球市場上,2010年中國品牌的占有率為15%,僅次於美國和日本,然而中國品牌的市場占有率絕大部分都分布在國內,走出去,是中國工程機械品牌需要面對的下一步。

行遠已經開始進軍亞洲、南美、非洲等國家,但對於歐美市場,始終還沒有太多的頭緒。

因為這些發達國家市場早已完善,空白處不多,而且這些國家本身就擁有成熟的工程機械品牌,要想從他們手裏奪取市場,那就只能比他們的產品更優秀,價格更低廉。

遠夏一直都在密切關注著歐洲各國的工程機械公司經營狀況,打算一有機會就要收購一些外國公司,為進軍歐美市場尋找契機。

秋季廣交會的時候,行遠推出了油電混合動力系統挖掘機,為此,遠夏親自去了一趟廣交會,並且召開了一場發布會,為油電混動挖掘機造勢。

果然這款新產品引起了同行的極大興趣,崔平生更是打電話咬牙切齒地對遠夏說:“你不是說咱們兩家一起研發的,你怎麽偷偷自己先用了?”

遠夏無奈地說:“崔總,咱們兩家合作的是電動系統,去年電動系統就已經快完成了,我還通知過你們,可以運用到產品上了。你們沒有進行產品設計嗎?”

崔平生無言以對,當時的確說是合作研發電動系統,並沒有說合作開發產品。電動系統出來了,他們沒及時用上,只能說他們敏銳性不夠,沒有把握住機會。

遠夏安慰他:“崔總,其實沒什麽,這個功能現在還比較雞肋,我們幫你們先試錯了。我們摸著石頭過河,你們可以摸著我們過河。”

崔平生嘆氣:“唉,算了算了,我們自己想辦法吧。”

其他行業也有人對此濃厚興趣,比如比亞迪。

08年時遠夏去找比亞迪談過合作,由於雙方沒談攏合作模式,項目便擱淺了。當年比亞迪就推出了電動汽車,不過反響平平,初代車屬於嘗試,肯定會存在一定的缺陷。

比亞迪老板也沒找過遠夏,還以為行遠已經放棄了電動系統,沒想到時隔三年,行遠已經推出了油電混動系統的挖掘機,並且在智能系統上,明顯要略優於自己,這令比亞迪的老板興趣尤為濃厚。

所以廣交會結束之後,比亞迪的老板帶著技術總監和幾名工程師親自來到越城,參觀行遠的油電混動挖掘機。

遠夏見狀,便趁機跟對方談合作,比亞迪在電動系統方面起跑得早,在鋰電池的技術積累上肯定優於行遠的,如果雙方能夠交流一下,實現合作,這個研發時間就大大縮減了,成本也能得到節省。

以前行遠研發電池時間短,沒有談判資本,如今他們有了一定技術,雙方再談合作應該會有戲。

比亞迪的老板果然是來尋求合作的,比亞迪看中了行遠的智能系統,遠夏看中了比亞迪的電池技術,雙方一交流,還真有戲。

比亞迪的老板來了越城一趟,初步合作意向算是達成了,至於具體的合作細節,雙方還得商榷。

這天早上,遠夏到了辦公室,拿出跟比亞迪合作的項目報告看了起來,這是昨天跟公司高管開會後商討出來的,他得再研究確定一下細節。

放在桌上的手機響了起來,遠夏拿起來一看,是郁行一打來的:“你看了今天的《科技報》沒有?”

“還沒有,怎麽了?”遠夏將項目報告放下,翻看桌上的報紙,準備找出科技報,卻看到了放在最上方的《中國財經報》,頭版頭條就是興越機械2.5億歐元成功收購意大利混凝土機械品牌GIRA,遠夏愣了一下,對著電話說,“是不是興越收購GIRA的事情?”

郁行一說:“對。沒想到興越居然動作這麽快,已經收購好了GIRA。都沒聽到動靜。”

遠夏眉頭緊皺:“對啊,我也沒聽說GIRA要出售啊。”

郁行一說:“GIRA的泵車技術非常厲害吧,興越即將成為我們最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GIRA是世界排名第三的混凝土機械品牌,技術非常強。

遠夏喃喃地說:“老崔還是挺厲害的,他馬上要退休了,還促成了這樣的一樁大事。”

郁行一苦笑:“咱們的壓力可就大了。”

遠夏安慰他:“沒事,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我相信咱們的研發人員也不會太差。”

郁行一說:“嗯,我們會努力的,我要去上課了,你去忙吧。”

“好。別擔心,我們會抗住壓力的。”

遠夏掛了電話,這兩年金融危機鬧得歐美的經濟都在下行,不少企業撐不住,賣公司的不少。

遠夏一直在盯著歐美同行的動靜,沒想到還是有遺漏,讓興越撿了個大便宜,才二十幾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