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迪拜(第2/2頁)

晏旻咬緊後牙槽,說:“我還是比較喜歡現世報。”

遠夏發現晏旻看著文質彬彬,一臉人畜無害的樣子,其實是個愛憎分明的人,他笑著說:“也不是沒有可能。”

晏旻點點頭:“我先去讓人準備合同,遠總您稍等。”

遠夏笑著說:“好。”

中午晏旻果然請遠夏在食堂吃工作餐,遠冬自然也在。旻西科技的工作餐明顯要比行遠的工作餐要精致,菜色花樣都多,口味也更多樣化,還有飯後甜點和水果,比較小資。

不過遠夏覺得行遠的食堂也不差,他們的菜更注重口感和分量,尤其是對車間上班的工人來說,可以說是非常友好了。

下午,遠夏和晏旻簽訂了合同,價格比遠夏預期的低,很明顯,晏旻給了優惠價。

盡管現在公司研發出來的鋰電池還達不到遠夏的預期,但可以嘗試一下油電混合動力系統,再逐步實現純電動系統。

八月份,行遠在印度申請的子公司終於被審核通過,遠夏安排陶陽和那兩名常駐印度的員工去印度組建子公司,並在當地招收工作人員,拓展南亞和東南亞市場。

第五屆上海寶馬展11月下旬如期在上海舉行,不過遠夏沒有親自來參加,他交給了司紅錦負責,自己去了迪拜,去參加中東迪拜國際工程機械博覽會,這兩個展會的時間幾乎完全重合。

迪拜的工程機械展每年都會舉行一次,這是行遠第一次參加。

之所要親自去,是因為遠夏從一位中建的領導那兒獲得一個信息,迪拜最大的建築公司準備跟中建集團合作,填海修建一座人工島,並在島嶼上修建一座城市,需要購置大量的工程機械,會在展會期間召開一次招標會,金額巨大。

這麽豪橫的做法,也只有中東的土豪們能幹得出來了,工程之龐大,可以想見。

遠夏很心動,不管能在這次招標會上中標多少產品,絕對是一個進入中東市場的好機會,當然不能錯過。

所以遠夏帶上陶陽和公司的海外業務員,去了迪拜。

阿拉伯地區給人的一貫印象是沙多、油多、土豪多、戰爭也多,當然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還是很和平的。

迪拜給人的印象尤其深刻,它的經歷跟深圳特別像,也是從一個海邊小漁村發展起來的,不到二十年時間,已經變成了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成為阿拉伯沙漠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跟阿拉伯人做生意的體驗還是不錯的,阿拉伯人有經商的傳統,他們很精明,但態度很誠懇,雖然也會討價還價,但絕對不會像印度人那樣分毫必爭、出爾反爾,只要質量好,價格合適,就會下單。

有了去年在印度參展的經歷,這次跟阿伯拉人打交道,業務員們簡直要喜極而泣了,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行遠來參展的產品種類不少,幾乎所有的產品都拉過來了。最吸引人的還是泵送高度達62米的臂架泵車,以及噸位達200噸的起重機,這都是行遠今年新推出的產品。

23日這天,遠夏和陶陽去參加了迪拜最大建築公司的招標會,去競標的廠商不少,除了熟悉的卡特彼勒、小松、日立、利勃海爾、沃爾沃之外,還有韓國的鬥山,中國的許工機械也在列。

遠夏還是有一定信心的,因為行遠有一定的優勢,他們有世界第一的臂架泵車,還有內部結構獨特的塔吊機,並且價格上也有一定優勢。

遠夏想著,不說別的,怎麽也能賣幾台臂架泵車和塔吊機吧。

第一輪競投開始時,迪拜方並沒有收取廠商的標書,而是發了一份表格,讓大家填報參數以及報價。

遠夏找了一個在迪拜留學的留學生幫忙擔任翻譯,雖然表格上有英文,但有人翻譯一下阿拉伯文能更準確地理解對方的清晰意圖。

遠夏和陶陽認真填完表格,遞交了上去,一個小時之後,會議室的電子屏幕上顯示出日立、鬥山、許工機械和行遠幾家公司的名字,這是第一輪競標後的結果,他們選擇了價格相對較低的幾家公司。

遠夏知道,這幾家中,最吃虧的就是他們行遠,因為走出國門的時間太晚,知名度都不如前幾家。

第二輪競投開始,這次是挨個面試,沒有報價,只是當面闡述自家產品的特點,遠夏還有點擔心用英語表達不清楚,不過還好,有同聲翻譯器,只需要用中文表達就行。

第二輪競投結束之後,只留下了行遠和許工機械。

遠夏看到電子屏幕上出現的名字,忍不住露出了笑臉,這時從後面傳來了一句“西八”。

遠夏挑了挑眉,笑容益盛,反正不管是自己中標,還是許工機械中標都可以,不讓外國人中標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