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輿論(第2/2頁)

而到了2004年,整個銷售驟降,出現了負增長。2004年的確因為經濟宏觀調控出現了增長減緩的情況,但整個工程行業的數據還是正增長狀態,大約是30%左右,作為龍頭企業的許工機械居然會出現負增長,這個情況有點匪夷所思。

2005年整個行業出現了負增長的狀態,但僅為5%左右,許工機械公布的銷量則是減少了26%。

文中指出,從2004年起,許工機械的報表數據就存在作假現象。

2004年全行業銷量都在增加,但作為國內第一大品牌的許工機械卻在減少,銷售數據居然減少了10%,並且還出現了虧損現象。

2005年許工機械的虧損越發嚴重。

文章合理懷疑,是否是為了賤賣許工機械,所以才采取了數據作假?

遠夏又從許工機械的固定資產、經年累月的研發投入、積累的技術專利、數十年經營下來的品牌價值等方面分析,這些無形資產價值不可估量,許工機械的85%股權難道就僅僅值20億人民幣?

他在文章中直言不諱地指出,這是一場純粹的賤賣國有資產的行為!

遠夏將這篇文章實名投到了《財經日報》,想看看《財經日報》會不會刊發這篇文章。

這篇稿子投下去之後,並未等到回音。遠夏便將這篇稿子發到了天涯論壇的財經版塊上,而且是實名注冊了賬號。

這年頭能上網的人還都是社會精英,會上論壇的更是精英中的精英,這篇文章一經發表,很快就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不少人開始頂帖,分析許工機械收購案的始末。

天涯有見識的人不少,跟帖幫忙分析數據的,討論收購案是否合理,許工的高層是否存在暗箱操作等等。

這帖子一夜之間便被頂成了熱帖,飄在首頁,看到的人更多了。

遠夏趁熱打鐵,又繼續寫了一篇文章,《舍棄4億美元的摩根,選擇3.76億的凱斯,許工機械為何要賤賣自己?》

兩篇文章引發的關注越來越多,有人建議他,應該去新浪博客申請賬號發文,那樣更為集中連貫,不會像論壇這樣零散。

遠夏便上新浪注冊了賬號,將兩篇文章搬了過去,又繼續發新文,《只賣外資,軍工廠出身的許工機械為何如此排斥國內資產?》文章從興越與行遠參與收購的待遇出發,寫到了許工機械的區別對待。

不少天涯的網友過來幫忙頂貼,遠夏也讓公司的同事們幫忙轉發頂貼。

遠秋得知大哥在博客聲討許工機械,趕緊過來自助陣,她也來幫忙轉發,作為作家,她的粉絲量要比遠夏的大多了。

遠秋在作協認識不少作家朋友,得知此事,也有幫忙轉發。

她還讓自己省日報社的同事過來采訪大哥,幫忙寫文章傳播此事。

有了大家幫忙,聲勢一下子浩大起來了,各行各業關注許工機械收購案的人越來越多了。

遠夏見關注量大了,又寫了一篇《這些年,我們消失的民族品牌》,文章寫到了自改革開放以來,被外資收購和雪藏的民族品牌,從日化到家電行業比比皆是,表明這也將會成為許工機械的命運。

這篇文章一出,簡直是炸開了鍋,持有各種聲音的人都出現了。

很多人表示才知道熟悉的產品都消失了是怎麽回事,對民族品牌消失表達出了憤慨和惋惜。

但也有不少美分認為遠夏故意在制造中外對立,引導網友對外資進行仇視,這是違背國家鼓勵招商引資政策的。

遠夏算是炸開了美分的窩。不過熱度越大,對許工機械收購案的傳播力度就越大,就不信不引起上面高層的注意。

終於在遠夏寫到第八篇的時候,《財經日報》終於跟遠夏聯系了,想要就許工收購案采訪遠夏。

遠夏當然沒有拒絕,欣然接受了采訪。

采訪中,他直言不諱地指出了許工機械賤賣國有資產這一事實,作為具有軍工廠背景的許城重工集團沒有足夠的自覺,忽略了許工機械的重要戰略地位,竟將如此重要的產業交到美國人手裏。

設若有一天中美開戰,許工機械不僅不能為國出力,甚至還會成為一把制裁中國的武器。

遠夏也直言了許工機械的領導階層過於天真,他們以為可以為許工機械帶來轉機,卻對外資完全沒有設防之心,他們自以為能夠確保萬無一失的“毒丸計劃”合同,在善於操控資本和金融的西方人眼裏,簡直就是一紙廢書。